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青岛市探索新型融资担保服务 创新集合担保、产业链融资担保等模式 去年行业呈现回暖复苏态势

青岛晚报 2019-03-22 07:01 大字

本报3月21日讯记者近日从市融资性担保企业发展促进会获悉,去年青岛市融资担保行业坚持优化业务结构,行业注册资本总额、业务新增及余额、经营风险等多个关键指标,均出现了稳定提升的积极信号,行业整体经过前两年的转型升级后,已经呈现回暖复苏态势。

截至去年末,全市正常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有34家,注册资本合计88.1亿元,同比增长13.1%,总量实现稳健增长。其中,国有资本达到65.9亿元,比重达到66.7%,提升3.7个百分点。去年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累计业务量和在保业务量,双双实现大幅提升,在营的34家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89亿元,同比增长78%;累计新开展担保业务180.4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非融资性担保业务异军突起,实现了近96%的增长。从业务结构看,涉农和小微企业的担保余额占比约为七成,凸显全行业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成效。青岛市融资担保行业已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信用风险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去年全年新发生代偿1.97亿元,年末代偿余额10.2亿元。担保损失较少,年内新增担保损失0.22亿元,担保损失率0.22%。担保准备金较充裕,年末担保准备金6.47亿元,担保准备金是当年新发生代偿的3.28倍。

据了解,今年全市融资性担保行业将突破传统担保业务模式的束缚,逐步由针对单一行业、单个企业的担保业务,拓展到集合担保、产业链融资担保、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担保;由不动产抵押担保拓展到股权质押担保、存货浮动抵押担保、权利质押担保业务;从单打独斗,到与风投公司、信托公司和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服务,不断探索新型融资担保服务。

作为小微和“三农”金融的“助推器”“放大器”与“稳定器”,近期,国家下发文件要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更为积极、主动、有效地发挥好支小支农融资的作用。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山东省宣布正式成立省投融资担保集团,以此为基础构建覆盖全省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下一步,市金融监管局将联合市财政局,提出青岛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行业“准公共产品”的主攻方向将更加明晰。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邱修海)

新闻推荐

行业唯一!兴全基金连续四夺五年持续回报明星基金公司大奖

3月21日,证券时报于北京颁发第十四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全基金”)成为近年来行业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