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家庭还是那个家庭吗

济南时报 2019-03-14 14:13 大字

□江丹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向我们展现了家庭的残酷一面,原来母亲可以偏心到牺牲女儿的前途来达成儿子的愿望,原来父亲可以为了自己的生活对儿女提出超出他们能力的要求,原来兄弟姐妹可以怨恨到大打出手。

电视剧里的“家庭”,与我们熟悉的“家庭”有些不一样。在我们惯常见到的关于家庭的描述中,往往多是赞美,那是温馨的港湾、坚定的后盾,还有深爱我们的父母。

未来还可能会出现更多让我们感到陌生的家庭形态和家庭氛围。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细花建议保障未婚妇女生育权,呼吁废除任何歧视非婚生育的政策,充分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权益,包括无条件为非婚生育的孩子上户口。黄细花表示,如今有较多女性不想或不能结婚,而又希望有孩子,不得不未婚生子。

如果黄细花的建议变成现实,那便意味着家庭结构或将迎来一场大变革,比如父亲角色的缺失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当然,我们对家庭这一社会单位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将情感伦理视为维系家庭的基础,所以当我们在描述完美家庭时,总是会优先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浓浓爱意,具体便体现在父母子女之间的互相关心上。而这只是家庭参差样态中的一种,出现在电视剧《都挺好》和黄细花的建议中的家庭就是另外的样态。

到底什么是家庭,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们似乎也并未给出准确、严谨并且被公认的定义。据复旦大学社会学学者沈奕斐的论文《个体化与家庭结构关系的重构——以上海为例》介绍,有的学者在界定家庭概念时,会强调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也有另外的定义完全超越了这两种关系,只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将家庭界定为“相爱和彼此关心的一群人”,而对于家庭的预见,也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家庭是幸福的未来,也有的学者认为家庭将会终结。

据沈奕斐论文的介绍,加拿大学者大卫·切尔则从家庭功能方面总结了家庭的一些特质:“群体成员之间身体上的抚养和照顾;通过生殖和收养增加新成员;儿童社会化;对成员的社会控制;对食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通过爱来维护的道德和动机。”

与之相比,经济学家对家庭的理解和定义要简单直接许多。我们常常用“经营”一词来表达对家庭、婚姻和一段感情关系的维护,这也说明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说:“结婚就是办企业,就是签合同。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他认为,家庭是男女双方拿出包括身体、生育能力、容颜、未来增长潜力等在内的资源包来办的一家企业。也就是说,家庭是男女通过结婚所达成的一项投资,而最终的目的是共赢获益。通常在家庭组建之前,房产证上的名字数量会引发矛盾,比如女方会要求在男方付款购买的房产中体现自己的存在。在薛兆丰看来,这种婚前女方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字的行为,不妨理解为女方要求男方的一种抵押,因为在之后的家庭关系中,女方的资源付出要更早、更大。

在被形容为企业的家庭的管理中,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常常被通俗地解释为“大事他管,小事她管”,尽管有些丈夫会调侃说,家里似乎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在妻子眼里,家里发生的所有的事都是小事。沈奕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则敏锐地发现这其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比如在买房子时,如果是对方付钱,那么另一方就不会去买对方坚决反对的房子,“但是,会通过建议来保证自己的想法能够落实”。也就是说,决定谁管家的不是性别,而是经济基础。

其实,对家庭的这种经济学界定也只是限于当前的某个时间段。切尔说:“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家庭定义对于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地方都是正确的。家庭的定义是与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相关联的,这其中包涵了人们如何思考家庭、人们如何谈论家庭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日常生活。”

而在生活中,我们除了在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之外,也应对那些我们所陌生的家庭样态消除偏见,持以正常的眼光。

新闻推荐

有第四套人民币的抓紧兑换啦 可到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 4月30日将停止兑换

时报3月13日讯(记者曹茜)陪伴人们走过30多年的第四套人民币即将谢幕。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已下发公告,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