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40个部门 《关于对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节选二)
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的对象:联合惩戒对象为在慈善捐赠活动中有失信行为的相关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包括:(一)被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慈善组织(以下简称“失信慈善组织”)。(二)上述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三)在通过慈善组织捐赠中失信,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定承担责任的捐赠人(以下简称“失信捐赠人”)。(四)在接受慈善组织资助中失信,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定承担责任的受益人(以下简称“失信受益人”)。(五)被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的假借慈善名义或假冒慈善组织骗取财产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慈善捐赠领域相关主体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的惩戒措施:
(一)对失信慈善组织,按照有关规定降低评估等级,情节严重的,取消评估等级。(二)取消或限制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优先获得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奖励资格。(三)失信慈善组织负责人,在其今后申请新的慈善组织、参与慈善活动事中事后监管中给予重点关注。(四)捐赠人捐赠本企业产品不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标准的,依法追究其产品安全责任。(五)依法限制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六)在申请政府性资金支持时,采取从严审核、降低支持力度或不予支持等限制措施。(七)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八)依法对申请发行企业债券不予受理;依法限制发行公司债券;限制注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并按照注册发行有关工作要求,强化信息披露,加强投资人保护机制管理,防范有关风险;在股票发行审核及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审核中,将其严重失信信息作为重要参考。(九)引导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将失信主体相关信息作为银行授信决策和信贷管理的重要参考,对失信主体提高财产保险费率。(十)在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的事中事后监管中予以重点关注。将其失信行为作为境内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或相关人员成为股权激励对象事中事后监管的参考。将其失信行为作为非上市公众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审核的参考。(十一)限制申请科技扶持项目,将其严重失信行为记入科研诚信记录,并依据有关规定暂停审批其新的科技项目扶持资金申报等。(十二)相关单位可在市场监管、现场检查等工作中予以参考。(十三)失信主体申请适用海关认证企业管理的,不予通过认证;已经成为认证企业的,按规定下调企业信用等级。(十四)失信主体办理海关业务时,对其进出口货物实施严密监管,加强单证审核、布控查验、加工贸易担保征收、后续稽查或统计监督核查。(十五)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检验机构认可等工作中作为重要参考。(十六)失信受益人信息作为在同一时段内认定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对象、保障性住房等保障对象,以及复核其救助保障资格的重要参考。(十七)失信情况记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限制融资或授信的重要参考。(十八)对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当事人,被人民法院按照有关规定依法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或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G字头动车组列车、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高消费及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十九)限制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二十)限制失信慈善组织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二十一)将其失信行为作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的设立及股权或实际控制人变更审批或备案,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重大事项变更以及基金备案的参考。将其失信行为作为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审批的参考。将其失信行为作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任职审批或备案的参考,对其证券、基金、期货从业资格申请予以从严审核,对已成为证券、基金、期货从业人员的相关主体予以重点关注。(二十二)限制取得荣誉称号和奖励,已取得的荣誉称号和奖励予以撤销。(二十三)将失信主体的失信信息协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向社会公布。(二十四)限制其取得认证机构资质;限制其获得认证证书。(王慧超)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王优玲、李劲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12日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说,去年以来,房地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