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单日回撤超百点 短期考验已至

金融投资报 2019-03-09 02:31 大字

■机构看市

本周A股市场走势跌宕起伏。在前四个交易日的猛冲之后,上证指数一度突破3129点,创下了本轮反弹以来的最高纪录。周五沪指大幅低开,一波拉升后,在券商股等权重板块的重压下迅速回落,全天下跌超过136点,跌幅达4.4%。对此,私募人士认为,博傻游戏已经结束,下周A股市场将迎来更大的考验。

黎仕禹 (广东小禹投资总经理):

行情短期退潮

很多老股民都知道,中国的股市投机性太强了,总是一跌就跌过头,而一涨也是涨过头。所以,在本周内大家再度领略了股市野马般狂野奔跑,演绎了在风口上的“猪”都能飞上天的感觉……

本周行情的最大亮点就是,垃圾股的“群魔乱舞”以及金融股和科技股的爆炒。对于正常人来说,我们完全不懂得这市场到底是疯了,还是我们太理智了。而事实的结果也证明了,“聪明的资金”总是在别人和市场都在疯狂的时候悄悄撤退,如2月份以来的大涨行情里,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减持公告,甚至不少公司的二、三股东是清仓式减持,而外资也是在本周内加速流出,ETF基金也是不断地被市场赎回。但是,游资和散户呢?却是不断地疯狂入市,参与垃圾亏损股和题材概念股的疯狂炒作,这也使得市场出现了逼空上涨。

在本周的其它两篇文章里,我们也不断地提示读者们要注意3000点以上出现的风险,特别是要注意3100点将会是第一个风险点位,大家要在3100点大幅减仓至半仓或以下。目前来看,我们的提醒和策略是对的。但是,依然有人对此不满意,因为总有人认为自己是超级短线高手,要吃尽市场的每一分短线暴利。那么这样的人,我们是管不了的了。

当然了,行情来了,到底这是不是牛市呢?我们在这之前的文章已经给过大家答案了,不是。这仅仅只是一波中级逼空反弹行情而已。如果是牛市,市场行情会一步走完到位的吗?如果是牛市,市场主流热点是以炒作垃圾股和概念股为主流的吗?当然不是了。所以,见到市场当下的暴涨板块个股,其实都是过去3年多来熊市跌得最惨的部分个股而已,它们目前的暴涨,大部分只是针对之前的3年多暴跌的一个行情修正。而至于有些妖股如东方通信、通产丽星、风范股份、鹏起科技、东信和平、龙津药业等等,这些仅仅只是被游资当做“标杆”树立起来炒作的,并非是它们具备了那样的投资价值。所以,这些个股现在怎么涨起来的,就一如过往那些妖股一样,也会跌回“原点”的。像其他的次新金融股也一样,如中国人保、中信建投等,君不见之前的张家港行等不也是那样被爆炒的吗?而最终结果呢?终归还是回归个股的本身价值所在位置,尘归尘,土归土。

市场的股价波动,总是围绕着个股的内在价值波动,而短期3-6个月内的市场价格偏高,那是非理性的。如果股价虚高了太多,股价最终也是会回归其内在的价值附近。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而有些人也许会说,我只要参与过妖股的炒作就行了,喜欢的是那个刺激的过程,而至于结果,倒并不是很重要。那好,这样理解的话,那您开心就行。

我们做投资,赚钱才是最开心的事情,这是结果,所以,过程并不重要。但是,有些人是喜欢享受那种“过山车”般的股价刺激过程,而至于结果,那95%的人当然是亏钱的了。至于这些人开不开心,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行情,总是在大家的狂欢当中悄然落下“帷幕”。谁在裸泳?那总是在潮水退却了之后才知道。逼空的行情也许暂告一段落了,但是,市场在调整和巩固过后,仍然还会出现很多的投资机会。因为,市场的3年熊市调整已经结束了,大趋势的转折拐点已经出现,而牛市的筑底蓄势阶段已经来临。2019年,机会总比 2018 年多得多。2019年,将是下一波牛市的启动元年。牛市,远未到来,但,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玉名 (私募基金经理):

更大考验在下周

本周市场走势从周一的长上影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几次指数都是盘中跳水,最后尾盘拉起来,就是次新券商,以及业绩爆雷股和游资股,越来越多的蓝筹股和稳健股都不跟了。那么,这样其实都明白,就是一波流了。所以,玉名提醒投资者,越是时限性的资金,越着急,拼命地拉升,结果我们看到的是蓝筹股、外资股连续周二和周四跳水,玉名也给大家做了图解,这是非常典型的博傻游戏了,而这种疯狂无法让大资金去跟了;所以,量能来自于跳水+拉升的堆积,而非像之前那样单一拉升,这是就是资金间的分歧。

在快速拉升的同时,市场提前消耗上行空间,导致行情快速后的暂停或者终止。在连续多次跳空上行以及抛压获利盘涌现之际,疯狂的资金还在拉升,而对于稳健资金来说,这种行情已经没有太多可操作空间。这样的格局下,加上一些管理层的“暗示”最终形成了周五的跳水,但实际上,上证50和QFII重仓股早在周二至周四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派发,周五是轮到了反复提醒的游资、妖股、次新等一批个股的派发,且即便是一字板的格局,依然有被一些疯狂的接盘侠们打开,随后又再度封跌停的情况。因此,真正的考验还是在下周,派发不会只有一波,而是连锁反应,这才是股民需要关注的。

QFII重仓股本次先于指数反弹,如今又先于指数撤离,逆势买卖操作给我们很大启示。此外,MSCI纳入A股提高权重,这几年外资持股已经接近偏股基金,且还在增加,背后有两个关键提示:第一,MSCI权重提高前,外资惯性布局;第二,外资买股模式是时间段,而非某个节点,且与估值逆势特点明显。《外资提前抄底后逃顶,揭秘个股和行业操作》这篇文章做了分析,MSCI纳入原因并非业绩好。如市盈率最高的股票是协鑫集成,最新滚动市盈率超过600倍。此外,国海证券、特锐德、卫士通等7股市盈率均超过百倍。实际上,尽管A股市场春节后展开了强劲反弹,但从基本面来说,我国经济的增速仍在下滑,趋势仍未扭转,产业升级和转型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外资并没有介入到短线品种(次新券商、游资标签股等)中,这与外资博弈模式有关系,尤其是,我们看到之前在市场调整时,个股股价下跌时,外资买入力度较大,但反弹之后,则明显放缓,甚至在2月底和3月初有了流出,这是值得思考的;外资有定价权的行业也同样明显。

谢荣兴 (知名私募人士):

谨防反弹窗口关闭

本周沪指突破3000后一度站上3100大关,但周五风云突变大跌136点重返3000以下,全周主板、50下跌0.81%、4.75%,创业板继续大涨5.52%。大盘未能实现周线九连阳,呈倒T型,此轮反弹的重大阻力出现。

第 一 , 从 2440 到 本 周 的3129,作为中级反弹的上限空间已经基本达到,距离技术预期的最高目标位3148仅19点,时间周期也满足了最低2个月的要求,因此,只要中级反弹的性质不能转化为大趋势反转,本周进入反弹顶部区间,3129不是最高就是次高位,不管还有没有继续新高诱多但空间有限了。

第二,从2440至今,共形成三个高开缺口,分别是 1 月 7 日2515.32-2515.65的突破缺口、2月25日2804-2838的中继缺口和本周一的2994-3006缺口,这第三个缺口在周五就被彻底封闭,技术上确认为衰竭缺口,这个性质一旦锁定,大概率上中级反弹已经到顶,近期将进入频繁震荡的筑顶阶段。

第三,日线的上升斜率已经超过45度,周线的上升斜率更是陡峭到70度以上,这样陡峭的斜率无法持久,需要有一个降低斜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顶部区域反复剧烈震荡的过程,周五的百点大跌已经表明进入修正斜率的震荡阶段。

第四,月线三连阳并一度突破60月线,到目前,当月呈长上影倒T型,60月线的强阻力体现,作为中级反弹反抽60月线的技术任务已经完美完成,接下来的考验是能不能再次站上并就此守住它从而引导行情从中级反弹转化为趋势转折。所以,60月线是牛熊分水岭。只有守住不再回破,牛市有望,一旦再度失守无法夺回,重回熊途。

第五,日线指标进入超买区并反复钝化半个多月,周线也进入超买区两周,“三花聚顶”中的日周线均在高位碰头,预示压力越来越大,月线则冲破中位区,作为两三个月的中级反弹也已经到位,短线上,60-120分钟线均高位钝化并于周四形成顶部结构,技术上至少要有两周以上的调整行情,第一目标是回踩60周线,第二目标是回踩年线。

第六,本周第二次放量并创新高,后市量能保持如此充沛难度很大,如果持续缩量,上升动力将衰竭。

综合以上因素判断,一是作为中级反弹,目标已经实现,是否会再拉起来甚至创个象征性的新高从而完成顶部形态构造还需要观察,但空间已经有限,要走小概率的超强势行情越过3148的0.628位去冲击3368的0.809位,目前看还是非常困难,而能否进入大趋势转折则更需要时基本面配合。

二是过于陡峭的上升斜率和反复钝化的技术指标无法持久,至少需要一次比较像样的技术调整来修正,周五只是刚刚开始,这样的强震在未来两到三周还会出现。

三是由于2440的反弹至今还在一浪中,从理想模式看,如果维持反弹性质不变并走ABC模式,那么,3148可能就不是最终目标,而会扩展到去年五月反弹顶3219到小概率技术位3368点之间,反弹周期将达到17周或以上,但如果只走急促而陡峭的一浪则已经到顶,目前来看这个概率偏大。

如今我提醒要把防范风险放在核心位置考虑了,要利用顶部区间反复震荡的机会,该止盈收割的不要手软,该收缩仓位的不要犹豫,机会就在一瞬间,错过又只能站岗放哨。

由于这轮行情的凶猛逼空和放出巨量,顶部的构筑形态可能会复杂多变且周期较长,大家可以回顾一下2015年8月见底2850后的大反弹,11月17号抵达第一个顶部位置3678后开始长达一个半月的诱多震荡筑顶,直到12月23号创出3684点新高才算完成全部顶部构造,之后迅速脱离顶部下坠。

借鉴历史,要谨防此轮反弹空间窗口变窄甚至关闭,尽管时间窗口可能还会延续。

新闻推荐

代表热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代表建议: 加快构建京津冀自贸试验区体系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谈绪祥回答记者提问。新京报记者薛珺摄今年两会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话题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