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钻井总公司立足困境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效益发展 亏损大户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2月5日凌晨5时许,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劳动模范、黄河钻井总公司50207SL队平台经理马哲戴上安全帽和手套,对盐229-X5井场钻台、司钻房、机房、循环罐等逐个进行检查,这已经是他在井上度过的第六个春节。与马哲同样坚守岗位的,还有这个公司近30支钻井队干部职工和生产辅助、劳务输出单位的干部职工。“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不仅让黄河人重燃斗志、干劲十足,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依托改革实现可持续效益发展的信心。”黄河钻井总公司经理李子杰说。
本报记者顾松
通讯员张强燕波
生死存亡倒逼改革
2015年至2018年的低油价,让油服企业进入寒冬期,尤其是2016年,国际油价从此前最高的140美元/桶跌到近20美元低谷,黄河钻井胜利工区钻机由2013年最多时的59台压减到37台,胜利油区年进尺由2013年的288.75万米下滑至54.65万米。
市场寒冬,让这个在2013年创造65.69亿元的企业一度成为亏损大户,甚至面临着发不出工资的困境。面对近7000人的生存问题,效益无疑是所有问题的牛鼻子。
严冬之下,要挺过来,活下去,就必须放下架子、拉下面子找饭吃。为此,这个公司改革的第一步选择在整建制向行业外劳务输出,昔日的石油工人脱下红工装,走出钻井架,走向社会,重新找工作,挣劳务、搞创收。
铁铮铮的石油汉子变身蔬菜配送员、物业服务员、加油加气员,甚至有50多岁的老职工还跑到黑龙江的荒郊野地挣劳务。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其中的落差。
老国企有老国企的矛盾,一方面机关后勤富余人员多,另一方面一线井队又严重缺工人,尤其是专业的技术工人。
近年来,受用工机制的影响,这个公司钻井一线岗位退出人数远多于新生劳动力投入数量。据统计,2014年至今,除41名高校毕业生外,这个公司一线钻井队再无新生劳动力投入,而每年因年龄原因退出的一线岗位人员平均达到46人,以每支钻井队41人标准配置来算,相当于每年减少一支多钻井队,特别是2018年,一线岗位人员内退166人,相当于又减少了4支钻井队。此种情况下,钻井队队长、大班、司钻等关键技术岗位无法及时得到补充。
要改就要从根上动
43岁的李绪东重操旧业了。在钻井一线工作19年,李绪东先后从事过技术员、副队长、队长等岗位,2015年12月,由于工作需要调入机关,先后担任安全、机动部门负责人。如果没有大的变化,他以为就这样在机关按部就班地一直干下去。
进入2016年,油服市场更加“寒气逼人”,工程造价、钻井定额进入低谷,给钻井队精细管理、成本管控、优快打井提出了更高要求。
少数钻井队管理粗放、技术不精等问题凸显出来,普通井不盈利,含金量高的井也见不到理想效益,一线急需能打井、会算账、懂经营的管理人员。
经过慎重思考,李绪东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转岗重返井队,接任30550钻井队队长。一年多来,他发挥自身经验优势,带队先后优质高效完成19口井施工任务,完成钻井进尺3.2万米,在内部效益考核中创收300余万元,硬是把这个曾经的落后队带成了先进队,队上职工的收入水平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
改革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力气。为了促进人员向创效岗位流动,这个公司彻底打破“大锅饭”观念束缚,坚持“易岗易薪”原则,完善“基础工资+绩效工资”考核模式,突出岗位价值创造,区分业务类别、劳动强度、创效能力,合理确定不同层级基础工资标准,提高绩效工资占比权重,将薪酬分配向创效单元和价值再造单元倾斜,拉大不同岗位、不同状态员工收入,一线、后勤一般岗位员工平均收入比例为1:0.46,将全员绩效考核和“效益化”分配机制精确到了岗位,推动了人员从低效岗位向高效岗位的流转。
据统计,这个公司2018年岗位调整4265人次,在薪酬分配考核模式的激励下,有109名像李绪东这样的机关后勤人员重返一线井队。
市场回暖改革不停
2018年初,国际油价稳中有升,国内钻井井位大量释放,市场又逐步开始活跃。黄河钻井所在的胜利市场,以往是钻机等井位,现在是井位等钻机,一台钻机后面有两三口井等着。
机会来了,就要牢牢抓住。紧紧围绕增活力、提效率,推进改革不停步,黄河钻井打破沿袭多年的三级管理架构,机构数量减少41%,初步形成了二级直管井队的管理模式;加快实施专业化整合,组建了生产保障、安全监督、物资供应等7个专业化中心,专业化运行架构全面确立;加大资源优化整合力度,集中至东安厂区办公,压减各类非生产性支出,节约了成本;配套出台考核、薪酬等制度,加大干部人才管理和干部考核力度,有效激发了全员担当作为、扭亏脱困的热情。
为了使生产工序衔接更加紧密,这个公司专门设置了12名钻井主管,每人负责四五支钻井队,帮助井队协调解决生产运行问题。钻井主管不再浮在上面,而是一竿子插到底,现场跟踪帮扶,让生产运行各类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生产效率大大提高。2018年,该公司平均钻机月速同比提高17.38%。
一年前,迫于生存压力,这个公司四面出击找市场,先让职工有活干;现在,他们更加注重项目质量,先后有序撤出光伏、保安、绿化等创收低、风险大的项目,转入更高质量的运行劳务项目中。
外有市场回暖,内有改革深化。2018年,黄河钻井总公司一举扭转了连续亏损局面,迈上可持续效益发展的快车道。
新闻推荐
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推进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