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天量! 中国1月信贷、社融数据双双超预期 1月新增信贷创新高 央行会不会降息?

南宁晚报 2019-02-18 02:48 大字

1月信贷增加3.23万亿元

备受市场关注的1月社会融资规模等数据在2月15日终于公布。2月15日下午,央行公布2019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及社会融资规模报告,其中,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对于市场关注的焦点是否有降息的可能,央行回应称,首先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的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同时也要看到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推动基准利率和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

问题

1

1月新增信贷为何创历史新高?

央行15日公布了1月金融数据,亮点颇多: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23万亿元,创单月历史新高;1月末M2余额186.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64万亿元,比上月多3.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1月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货币政策传导出现边际改善和一些季节性因素影响。2018年尤其是四季度以来,人民银行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银行信贷供给存在的约束,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银行普遍有‘早投放早受益’、争取‘开门红’的经营传统。”孙国峰表示,从历史规律看,1月是全年贷款投放最多的月份,今年1月新增贷款情况与去年同期情况类似,与实体经济的需求是相匹配的,属于合理水平,不是“大水漫灌”。考虑到春节因素,应把1、2月甚至一季度的数据统筹考察,不宜对单月数据过度关注。

从市场和监管环境看,中信证券固收首席研究员明明表示,资金面持续宽松叠加资产荒,银行去年年底的部分投资项目开始启动;另外,对永续债的鼓励缓解了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提升;监管对小微及民企贷款的鼓励也使得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此外,2018年以来票据融资火爆,为了补充大量存量票据的到期,银行年初对票据投资的规模仍保持在高位。

明明表示,一般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多,主要受信贷额度和盘点结算的影响,前一年挤压的融资需求一般会在下一年1月释放,为了避免优质客户流失,在年初优先对其投放信贷。另外,在早投放早受益的原则下,1月银行冲信贷的动力较大。

问题

2

为何社融增速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月多3.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高0.7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委托贷款降幅缩小,信托贷款由负转正。这是今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出现的新特征。1月委托贷款减少699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减少1511亿元和10亿元,下降势头明显放缓;信托贷款增加345亿元,是连续十个月减少后的首次增加,比上月多增833亿元。“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受结构性去杠杆影响,表外融资经历了快速回落。从数据趋势来看,预计表外融资增速虽仍在下降,但降幅会有所收窄。”

多位专家表示,社融增量超预期主要源于人民币贷款的大幅增长。明明认为,在细项上,非标收缩态势有所放缓,其中委托贷款降幅收窄、信托贷款由降转升,未贴现承兑汇票规模回升幅度继续扩大。在政策引导及资金面持续宽松的影响下,信用债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企业债净融资继续增大,同比多增4990亿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1月信托贷款由负转正,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延续上月的增长势头,长达10个月连续负增长的表外融资由负转正。这可能意味着前期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加强的影响已经减弱,过去一些与新规冲突的业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处置和清理,表外融资功能未来将逐渐得以恢复。受外部环境影响,美国经济预期调低,美联储本轮加息可能逐渐步入尾声,人民币近一段时间以来对美元的升值,可能是外币贷款由负转正的主要动因。

问题

3

央行是否会降息?

中国1月信贷、社融数据双双超预期,是否有降息的可能?当前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并没有发生改变。孙国峰表示,货币条件要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及物价稳定的要求相匹配,既不能松,也不能紧。要根据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要求,实现总量适度,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还要兼顾外部均衡,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

孙国峰说,从总量看,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体现了逆周期调节的要求,节奏上也有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谈不上“放水”;从信贷结构看,主要是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明显加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升,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较好地处理好了内外部平衡的关系。总的来看,货币政策探索并积累了不搞“大水漫灌”又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

对于是否有降息可能,孙国峰回应称,要更加关注实际的贷款利率的变化。去年以来人民银行采取了各种货币政策措施,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可以看到货币市场利率是下行的。债券市场比如企业债券利率、贷款的利率走势是下行的,特别是在去年最后4个月,贷款利率下行态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今年1月数据继续保持这个趋势,可以看到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是下行的,企业的融资成本是下降的。

孙国峰强调,推动基准利率和存贷款的市场利率两轨合一轨,这个过程中要更多发挥央行的政策利率对市场利率和信贷利率的传导作用。从实际效果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这两个角度看,可以多关注实际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化。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目前美国经济运行有所放缓,“鸽”派声音增强。对我国而言,这减小了央行定向释放流动性或是降息政策后可能导致外部压力增加的顾虑,为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偏松调整,提供了新的空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相继转“鸽”,我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灵活度进一步增加,预计央行一方面会继续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等,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启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即通过调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时逐渐建立从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据《中国证券报》

相关新闻

“宽财政”强势出手

10天地方债发行4180亿元

随着去年12月份央行其他资产增量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和社融规模同时创下历史新高,至此强势扩张型“宽货币”政策已经大大超出市场预期。与“宽货币”政策的一路通畅,当下的“宽财政”的托底力量开始发挥作用。财政和货币“双宽”之势开始显示,2019年1月,共有新疆、河南、福建、青岛、厦门等25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计发行了4179.6643亿元地方债。

数据显示,自新疆1月14日率先披露100亿元地方债发行文件后, 1月21日开始,2019年地方债发行正式拉开序幕。1月份短短10天左右的时间共有95只地方债已经发行完成,合计募资4179.66亿元。相对于2018年1月没有一只发行变化巨大,此外该发行规模已经超过去年第四季度发行的总和。

浙江省发行的地方债金额最高,达463亿元,包括232亿元一般债券和231亿元专项债券;深圳市发行的地方债金额最低,仅为9亿元,且全部为一般债券。而浙江省发行一般债券筹集的232亿元用于438个项目,这些项目集中在市政公路、学校新建扩建工程、环境综合整治、垃圾污水处理等上面。

从目前陆续公布的各地1月份财政收入情况来看,财政收入普遍实现了开门红,而且在财政预算支出方面,增速也在大大提升, 各地1月份财政预算支出增速50%以上。杭州的预算支出增速竟然达到了110.3%。

《证券时报》

新闻推荐

围观2018年投资“成绩单” 基金为投资者提供 优质资产配置选择

2018年是公募基金繁荣发展20年,经过20年发展,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重要支柱和大众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在2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