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大分流” 煤炭如何影响人类历史
【编者按】
农历新年将至,“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的编辑邀请国内外各大高校的历史系博士生们对自己2018年读到的历史类好书进行了一个盘点和分享,做成了一份书单,以飨读者,此为第二篇。藉此祝各位读者新年如意。王正华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中国史博士生
侯旭东:《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本书不单单是关于西汉历史的研究,更是对历史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与尝试。历史的可能性问题已为学界所熟知,但在实证研究中仍多存在历史目的论或线性史观的色彩。摆脱政治史、制度史、政治文化分析的套路,在实体性思路之外补充关系性的视角,侧重日常生活,关注“关系过程”与“关系的关系”,以中性色彩的“宠”即信—任性关系这一“结构性过程”为切入点,从古人的逻辑出发,来看“皇帝个人的生活史,众官吏的成长与奋斗史,与皇帝的交往史,儒生的表述史与斗争史,诸种言行的交织互动,以及与作为背景反复出现的事务处理过程的关系,等等”,是本书的主要内容。关系过程与事务过程共生缠绕、吸引争夺,加上部分儒生出于“得君”行道目的加入对关系过程的争夺,三者交汇,历史由此展开。
作者不单单就历史谈历史,文字中更体现了现实关怀。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价值与局限,由此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能动性,应当是作者所期待的人生态度。
胡铁球:《明清歇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3月。
商业贸易、税关、州县赋役词讼、仓场等,歇家类群体无处不在。以歇家为视角,对税关、边关、海关类似管理模式建立的过程、粮长制度及漕运制度的变革等,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此书一出版,即引起很大争论,争论本身即表示出此书所讨论问题的重大意义。
推荐这本书,不单单是因为此书丰富的史料和严密的考证,更多的是因为这本书对于传统中国尤其是明清时代社会结构的反思。“明清社会存在着一个中间结构,这个中间结构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商业经营为组织方式,在皇权与社会之间构建出一种官商紧密相连的中间制度,这个制度一头连着政府,另一头则连着各类社会群体,成为国家权力向下延伸的传送带。”对于明清社会市场化之后官商性质更好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对乡绅社会、宗族社会等乡村自治论进行一定的反思。
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三联书店,2017年1月。
有别于以往李伯重先生关于经济史的研究,本书以火枪(新型暴力)和账簿(商业利益)为线索,探讨了15-17世纪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晚明及整个东亚世界的变化。
正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是一本体现国际学术新潮流、面向社会大众的全球史研究著作。”新史潮、全球史和公共史学毫无疑问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全书通俗易懂,论证详实,内容多有新意,例如“在1600年以前中国其实从未闭关自守”;“明代中国在引进外国军事技术方面从不保守”,在中后期的时候,明朝的火器装备、军备人员等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明朝佛教的复兴阻挡了伊斯兰教的东扩等等。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可使得读者眼前一亮。最后,作者总结了早期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特征:火枪加账簿。混沌天地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为当时的国际行为准则,从此我们可以看到“恶创造历史”的面向。之所以如此,源于在17世纪的全球危机中,晚明未能抓住机遇。时至今日,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又应当如何自处呢?
王国斌、罗森塔尔著,周琳译,王国斌、张萌审校:《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
“大分流”理论为学界所熟知,时至今日,相关研究仍在继续推进和转向中。距离大分流论争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加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历史学家王国斌教授与经济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共同写作此书,对于先前“大分流”理论进行了反思和修正,并提出从政治环境的角度,将中国与整个欧洲作为对比对象,时段向前延伸至公元1000年左右,来重新理解这一经典问题:为什么持久、强劲的经济发展,最早出现在欧洲而不是中国?文中对目前学界的诸多观点提出了反驳和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可被证实、证伪或质疑,相信读者自有判断。且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历史,更希望为当下与未来提供一种认识的视角与逻辑。另外,此书翻译文字表达清晰流畅,就个人阅读经历来说,当是译著中的上品。
杜佳峰 北京大学历史系 世界史专业 博士生
马克·布洛赫著,张绪山译:《国王神迹:英法王权所谓超自然性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8月。
《国王神迹》是一本研究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的书。它讲述了一种10-18世纪欧洲民间流行的迷信活动:国王触摸病人可以治病。这种活动在今天看来是荒诞可笑的迷信之举,但确确实实在英法两国盛行了八百年之久,它植根于《圣经》中耶稣触摸治病的故事,随着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获得主导地位,民众也日益相信此等“圣人神迹”。
《国王神迹》包含了历史的不变与变化。在历史的不变延续上,它反映出一种欧洲人长期传承“集体心态”。从统治者的心态来说,这种“神迹”是他们利用民众对权力的盲从,欣然接受臣民的崇拜,从而神话自身地位,巩固统治的手段;从贫苦人民的心态来说,这种“神迹”是他们能负担得起,并相信是“有效”治病的不二法门,至少是对陷于病患困境之人是有效的心理慰藉。在历史变化上,通过分析“国王神迹”出现、兴盛与消亡的变迁,揭示其背后英法封建王权政治的兴衰历程。因此,此书切入点巧妙,从一个不起眼的民间迷信活动去研究欧洲政治史,以小见大地分析了从中世纪到近代整个欧洲核心政治的发展,其开创的研究方法也对后世心态史研究有重要影响。
作者马克·布洛赫(1886-1944)是法国的史学大师,是对现代历史学重要流派——年鉴学派两位开创人之一。除了《国王神迹》,他还留下了《封建社会》、《法国农村史》和《历史学家的技艺》等著作,其中《封建社会》更是研究欧洲封建制度史上里程碑式的学术名著。
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著,王军译:《疯狂的罗兰》,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这是一部16世纪的长篇骑士史诗,是欧洲骑士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世纪欧洲家喻户晓的“魔幻故事”。它以查理大帝和阿拉伯人的真实战争为历史背景,描绘了基督教骑士在战场上的英勇作战,骑士与美女之间狂热曲折的爱情这两个主题;它更融合了现实和魔幻两个世界,创造了仙子、妖魔、巫师、修士、国王、公主等众多“魔幻故事”的人设,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催生了人们心目中完美的中世纪骑士形象——骑士与贵妇,武器与爱情,英勇无畏的事迹与风雅的骑士精神。
作者阿里奥斯托是16世纪意大利诗人,他用韵律诗体写成这部长诗,其篇幅是但丁《神曲》的数倍。最后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军教授用中文传统的三三四韵律进行翻译,使中国读者在了解欧洲文学的同时还享受中文诗歌的乐趣,藉此荣获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皮克洛米尼著,王宪生译:《庇护二世见闻录》,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庇护二世(1458-1464在位)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教皇,也是唯一留下自传的教皇,皮克洛米尼是其俗名。庇护二世的一生见证了文艺复兴时期正在兴起人文学科的效用。他生于寒门——锡耶纳流亡家庭,通过学习当时大学新兴的人文学科,练就了拉丁文、演说术、公文书信等人文才干,凭借人文学识获得了桂冠诗人称号。他通过向红衣主教献上自己撰写的拉丁文小说获取秘书之职;后被教会频繁派往欧洲各国,用演说术游刃于圣俗两界的宫廷;他在会议上发表引人注目的演说获得皇帝的青睐,其游历各国的广博见识和处理公务的人文才干使其成为皇帝的秘书;之后,他转投教皇门下被重用为枢机主教;晚年成为教皇后,他担负起教皇保卫基督教世界的职责,为应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带来的“异教”冲击,几乎花费所有时间筹备欧洲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因此,庇护二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教皇,而这本正是以第一视角为读者呈现这样一位文艺复兴时期教皇的世界。
虽然本书涉及的人物众多、背景庞杂,但也真实反映出15世纪欧洲生活的方方面面。庇护二世记录的见闻包罗万象,读者从中可以了解旅行的危险(海难与劫匪),领略各地的自然风光与奇风异俗,见识宫廷的奢靡与臣民的贫苦,洞悉各国政治如何相互牵制、妥协与结盟,甚至还能窥探如何在枢机主教团选举教皇会议上胜出的秘密。因此,它也是一部现代人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生活的百科全书。叶山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球科学系在读博士
Rising Tide: The Great Mississippi Flood of 1927 and How It Changed America
作者:John M· Barry (1998)
《涨潮:1927年的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是怎样改变美国的》
这本书讲述的是1927年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洪水。那一年,密西西比河几乎全程泛滥,冲破堤坝的洪水淹没了几乎有新英格兰那么大的土地,让上百万的人流离失所。而这起自然灾害,也悄悄地改变了美国南方(尤其是密西西比河入海口附近的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历史进程。作者通过挖掘隐藏在各种历史史料中的细节,带领我们重返灾难现场,通过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场规模巨大的自然灾害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以小看大的叙述方式。作者重点考察并还原了新奥尔良的Percy家族在洪水前后的经历,通过他们来体现这场洪水是如何重新塑造美国南方的社会、经济、法制和文化格局的。比如,原本十分歧视黑人的Percy家族,在洪水到来的时候,不得不雇佣黑人来加固他们家附近的堤坝,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心里的种族隔阂。这本书也向我们展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同人群的不同表现,比如围绕如何加固堤坝和疏通水道而争执不休的工程师,趁机驱逐黑社会的市政官员,主动炸掉堤坝而试图挽救新奥尔良的普通农民等等。上到后来的胡佛总统,下到普通的城市居民,作者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还原了1927年洪水中的美国南方,及其之后的社会变迁。
Main Street Oklahoma: Stories of Twentieth-Century America
作者:Linda W· Reese (2013)
《俄克拉荷马的主街:20世纪的美国故事》
俄克拉荷马州在历史上留给普通人的第一印象仅仅是荒凉的印第安人驱逐地。大部分人们没有意识到,许多改变了美国甚至全世界的事物,追根溯源,就产生于俄克拉荷马。比如,计时停车杆、交通巡警、汽车旅馆、得来速窗口、牛仔电影、流水线屠宰场、广播节目、支线航空、嬉皮士文化等等这些大家熟知的名词,都诞生于俄克拉荷马,而且它们的出现和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历史书,它讲述了一个看似没有太多故事的地区那些被遗忘的历史,并以此告诉我们,即便是寻常如俄克拉荷马的地方,在历史的发展中也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我们仔细发掘身边常见事物的历史背景,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竟然和历史上的那些里程碑事件有如此紧密的联系,原来那些举世闻名的大事的遗产,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Coal: A Human History
作者:Barbara Freese(2004)
《煤:一部人类史》
能源是维系人类社会稳定、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作为化石燃料之一的煤炭则是人类历史上使用的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可以说,人类对煤的开发和利用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作者带我们回顾了上至文明之初,下到现代社会的漫长历史,带我们去发现煤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当然,这些改变有正面的,比如古代中国、大英帝国和美国的繁荣都离不开煤的贡献;但更多的却是负面的,比如古代的罗马帝国为了这种黑色的石头而进行的侵略,工业革命时期大量开采煤炭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工人们的剥削,以及过度燃烧化石能源带来的全球变暖的危机等等。这本书同时也很好地说明了自然地理能如何影响人类的历史,比如美国无烟煤和烟煤这两种煤的分布,是如何决定了煤铁产业的市场以及工业带的分布,从而影响美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在空间上的格局,进而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方向的。
The Little Ice Age: How Climate Made History 1300-1850
作者:Brian Fagan (2001)
《小冰期:气候如何塑造历史1300-1850》
关于从中世纪后期持续到工业革命时期的“小冰期”(大致对应中国的“明清小冰期”)的学术著作有很多,而这本书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一本科普导向的通俗著作。它主要着眼于欧洲的气候记录和历史走向,来介绍自然条件的变化是如何从宏观上推动历史的车轮的。气候变迁导致的海水和季风的变化,会影响温度、土壤和降水,进而影响人类的农业生产以及社会生活及民族间关系等方方面面,从而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有趣的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会反馈在复杂的地球系统当中,最终又回过头来导致了气候的变化。虽然这本书的诞生已经有一定的年头了,但在第五届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大会的研究成果和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公布之际阅读这本书,会有更多的感受。全球变暖已经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我们应该从中去发掘规律,去寻找线索,看未来社会应该如何面对气候的挑战,人类文明终将何去何从。
The Death and Life of the Great Lakes
作者:Dan Egan (2017)
《五大湖的死与生》
这本畅销书是一部跨学科的著作,它把属于自然科学生态学和水文地质学,与属于社会科学的历史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现了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以及从自然那里得到的“回馈”。五大湖被誉为北美洲的淡水地中海,是美国和加拿大的重要淡水资源。然而,人类对五大湖的开发利用,和对当地淡水资源的保护,是一对长期以来一直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本书里,作者不仅回顾了五大湖的开发历史以及当地生态环境的变迁和危机,也回顾了历史上的许多针对湖区的重要决策对当地造成的深远影响。比如,五大湖附近挖掘的运河,是如何在短期内为美国中西部带来了迅速的发展,却又是如何在长期的时间尺度下,对水文环境和生物生态造成了破坏,从而阻碍了五大湖地区的进一步繁荣;五大湖的水道是如何为周边城市提供了重工业的原材料和市场,让它们振兴,但这些城市中的重工业又是如何污染了地下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从而间接导致城市衰落的。虽然世界上只有一个五大湖,但对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却是现代社会里四海皆有的话题,通过五大湖的自然和社会的变迁,我们能学到如何在对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寻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从而让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也最大可能地兼顾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2月2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包括:拟订金融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