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紧急牵手阿里影业,7亿借款许诺5年10部电影的优先权
1月23日晚,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阿里影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阿里影业向华谊兄弟提供7亿元借款,借款期限为5年。
同时,华谊集团承诺,5年内至少完成主控并上映10部院线电影的产能。在合作期限内,阿里影业则对其享有优先投资权,同等核心商业条件下,阿里影业也可作为联合方与华谊集团优先合作发行。
这家原本是行业巨头的公司在参与投资电影上的竞争力疲软了,逐渐显露出它掩藏的危机。而这也说明了资本寒冬下,现阶段的影视行业已经失去了前几年的火热。
华谊之难:2018电影不理想,押股权、票房、房产急寻贷款33亿元
提到华谊兄弟,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行业巨头、想到的是其出品的电影。
但回看过去的2018年,通过《首席娱乐官》整理的华谊出品以及参与的几部影片票房信息可以看出,从最受关注的电影板块来看,华谊过去的一整年过得很艰难。
华谊在2018年出品以及参与的9部影片共获得了15.12亿元的分账票房,还不及《前任3:再见前任》一部影片的分账票房。具体来看,并没有一部像2017年底的《芳华》《前任3:再见前任》那样为公司带来痛快的盈利,多数都处在盈亏边缘,或者直接亏损。
(2018年华谊电影票房)
票房收入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整个公司的资金循环。再加上,自从崔永元曝光“阴阳合同”一事以来,华谊股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配合着影视行业整体下行的大环境,公司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根据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将华谊兄弟债项信用等级列入观察名单的公告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华谊总债务规模为69.1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47.37元。
其中,华谊兄弟的“16华谊兄弟MTN001(22亿)”和“18华谊兄弟CP001(7亿)”分别将于2019年1月29日和2019年4月11日到期,合计规模达29亿元。华谊将面临较大的债券到期偿付压力。
为了减小债项的压力,华谊采取了一系列手段:1月8日,华谊连发多条质押担保公告,拟向银行及信托公司贷款,累计拟贷款额高达33亿元,能用来担保的资产包括股权、房产、影城未来的票房收益以及7部影片的收益等。甚至还请来了史玉柱帮忙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实控人进行股份质押,到期购回解除质押,又重新质押,以此循环套现也是华谊“解近渴”的方法之一。1月17日,华谊再发“部分股份解押公告”,其中,王忠军持有占总股本19.45%的股份已质押出去,王忠磊持有占总股本6.01%的股份已质押出去。
然而,华谊这些措施也只是“拆东墙,补西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
为了应对债务,华谊这次选择了向阿里影业求助。此次与阿里影业的合作中,华谊以冯小刚旗下东阳美拉公司70%的股权和全资子公司华谊兄弟互娱享有的某投资公司合伙份额收益权为担保,获得了阿里影业提供的7亿元借款,解燃眉之急。
受此消息的影响,华谊的股价在今日(1月24日)收盘之前,从开盘的4.66元/股上涨到4.86元/股。虽然股价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明显有了上行的趋势,这对华谊来说可能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
此外,5年上映10部主控电影,对于想要去电影化的华谊兄弟而言,活下去的唯一依靠还是电影。
但2018年的华谊兄弟在电影板块并不理想,也缺席了2019年春节档,一位投资人朋友认为,2019年以及未来的华谊兄弟要在电影上多下功夫才能翻盘。
阿里影业买买买之后,再大手笔“雪中送炭”,是笔好买卖吗?
前几天,《啥是佩奇》的刷屏,让阿里影业再度走入了公众的视野。《啥是佩奇》是《小猪佩奇过大年》的预告片,其背后的出品方正是阿里影业以及小猪佩奇的版权公司。
由于这段不足6分钟的短片病毒式的传播,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截至1月23日,《小猪佩奇过大年》的首日预售票房达到784.2万元。虽然成绩并不亮眼,但该影片目前的预售趋势极有可能超越《熊出没》成为2019年春节档动画电影的霸主。
此外,根据《首席娱乐官》整理的春节档电影的出品方信息可以看出,相较于在2019年春节档未露面的华谊兄弟,阿里影业的布局表现十分亮眼。
(2019年春节档影片出品方信息)
除了《小猪佩奇过大年》之外,阿里影业也是《新喜剧之王》的主要出品方,以及《流浪地球》《廉政风云》《飞驰人生》的联合出品方。再加上,撤档的《情圣2》背后主出品方、主控发行方为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阿里影业可以说是2019年春节档最大的玩家。
回看2018年,阿里影业开始减少了内容制作,转向广撒网的战略无疑有着不错的成果。根据公开资料,2018年票房超过10亿元的17部影片,其中8部都有阿里影业的深度参与。
然而,阿里影业在以上的电影中仅为参投方,票房收入扣除成本和宣发费用之后,阿里影业获得的票房分成非常有限。因此,阿里影业想要获得票房利润,还是需要通过内容制作业务经营来实现。
而相较之下,阿里影业的内容制作业务还是处于劣势。近几年制作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古剑奇谭之流月昭明》等影片票房不理想,导致阿里影业在内容制作业务经营板块一直有所亏损。
现阶段,阿里影业在电影行业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了一些成绩,借助华谊兄弟具有领先的内容优势,以及从内容到渠道和衍生的完整产业链条,将在内容制作板块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对此,投资人W表示:“阿里影业一路走来虽然摸到了不少做影视的门道、渐入佳境,但没能摆脱‘买买买’的帽子,也终归不得门道。投资了那么多内容制作公司,金字招牌还是别人家的。老牌公司华谊现处低位,阿里此时出手是大好时机,但这并不是笔好买卖。影视作品有赌性,谁也无法保证马上就出现《芳华》《前任3》。”
业内人士也表示赞同,“阿里影业看中的是华谊兄弟在内容制作领域的实力”,选择在华谊低谷时期展开更深入的合作,除了是投资持股的支持,还是为了加大对内容制作的参与度,以及对优秀内容源头更进一步的谋划,“但从近几年华谊票房收入来看,这7亿元可能会无法回本”。
讨债、裁员、甩卖……影视行业如何用优质内容“御寒”?
“未来12个月,估计至少会有1/4到1/3的公司退出或基本退出这个行业;五年之内,这个行业里剩下的公司应该不超过1000家。”易凯资本的创始人兼CEO王冉曾如此说道。
2018年,整个行业遭遇了资本退潮,身处“寒冬期”。此前《首席娱乐官》的文章《这些上市影视公司在“寒冬”下,都是如何“续命”的?》也写道,为了度过这难熬的寒冬,一些上市影视公司纷纷“大显神通”,祭出自家的“过冬计”,表现出了满满的求生欲。
卖名画、甩卖业务、领政府补贴……这些上市影视公司的“过冬计”显得有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外,裁员也成了一些影视公司的“御寒”选择。再加上华谊兄弟借款的操作,影视公司都在想方设法顺利过冬。
身处“多事之秋”的影视行业正在经历优胜劣汰,将有更多行业泡沫被去除。但现阶段来看,相较灵河文化、五元文化、坏猴子文化、北京文化等新兴影视公司不惧严寒出精品,深陷泥泞的影视公司大多集中于补窟窿,还未能将更多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内容深耕上去,未能推出具有强竞争力的优质内容。
而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优质内容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影视公司最强大的“御寒神器”。整个行业能否盘活资金流,并形成良好的发行和回流模式,又依赖于作品内容的质量情况。
那么,影视公司该如何寻找出路呢?
开源节流,保证资金流的循环,长线资金匹配长线心态;加大研发制作和市场评估的力度,作品去库存化;提升作品质量,用优质内容“御寒”,抢占头部项目;敢于在题材类型和内容上创新,不盲目跟风;报团取暖,携手合作进军头部项目;走出去,与国外优秀团队、项目合作学习……
其实,虽然寒冬未去,也将继续笼罩影视行业,但整个行业的未来不是寒冷一片。当前的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健康、有序的轨道,一些不合格的公司将会被淘汰出局,影视公司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内容,才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
新闻推荐
证券交易所两类信用保护工具启用民企融资有了更多信用支持近期,部分企业尤其是民企债券违约风险时有发生,不断抬升的信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