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 P2P网贷机构“应关尽关”

华商报 2019-01-23 03:08 大字

在经历爆雷潮和监管风暴后,网贷行业洗牌节奏进一步加快。

近日,由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175号文”),文件对网贷风险防范工作提出意见。对此,业内人士解读认为,监管会加大清退力度,一些头部平台可能也面临转型或退出。

首次以规模及风险对网贷机构进行分类

175号文指出将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不过,融360分析师吕佳琦认为,尽管监管部门此次“清理整顿”网贷行业决心之大,动作之快,但也依旧会死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底线。

据悉,175号文将网贷平台主要分为已出险机构及未出险机构两大类:其中已出险机构又分为已立案机构和未立案机构;未出险机构分为僵尸类机构、规模较小机构和规模较大机构(规模较大机构又分为高风险机构和正常机构)。以往对网贷机构的分类主要依据股东背景、资产类型、待收余额等为划分标准,175号文此次主要针对网贷机构的风险及规模进行分类,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网贷机构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平台未来是否能拿到备案以及未来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止12月初,网贷平台提交了自查报告且待还余额在5000万以上的平台数量为358家,占目前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的32.57%。提交了自查报告且待还余额在1亿元以上的平台数304家,占目前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的27.66%。提交了自查报告且待还余额在10亿元以上的平台数106家,占目前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的9.64%。

僵尸类、规模较小、风险较高类机构以“退”为主

针对监管下发的《175号文》,有业内人士将此解读成三个字“退、转、存”。

第一,“退”指的是监管不再对网贷平台进行“一锅炖”,而是根据不同风险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和处置。从整个基调看,监管将对出现问题的平台和已经曝露问题的问题进行“清退”。第二,“转”指的是监管给网贷平台提供了一条转型的出路。《175号文》提到,引导P2P网贷平台向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导流。第三,“存”指的是严格符合监管合规要求的平台将会存活下来。《175号文》虽然没有给出网贷平台具体的备案时间表,但文件提到,相关风险化解工作将于2019年3月底前完成。那么,在完成风险化解工作后,网贷平台行政检查也相继公布结果。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僵尸类(待偿余额或新业务发生额超过三个月为零,关闭发标、投标功能或者相应功能运转不正常等可实质性被认定为非正常运营的机构)、规模较小、风险较高类机构则应该主动退出网贷行业。

有数据显示,待偿余额5000万以下的平台有346家;1亿以下的平台有420家(包括5000万以下)。对于网贷行业而言,待偿余额1亿以下属于规模较小平台,因此目前来看,有400余家平台需要主动退出网贷行业。对于该类机构的退出,175号文指出监管部门因主动约谈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及高管等,对机构制定退出计划,并在存量业务清零前定期向网安中心数据报送管理系统报送数据。

此外,部分正常运营机构或面临转型。有数据显示,待偿余额50亿以上的平台有42家,其中100亿以上的平台有26家。网贷业内人士张敏说,事实上,行业内还在100亿以上的平台里,部分已经开始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助贷,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175号文的发布可以看出,在网贷备案进入最后阶段,维护稳定防止系统性事件发生依旧是监管重点。尽管未来正常运营的平台会越来越少,但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喜大于优,对投资者也是好事。运营良好的网贷主体能存活下去并得到监管认可,而部分头部平台也可通过转型寻求新出路。”吕佳琦认为。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新闻推荐

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领域将迎万亿蓝海市场

本报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期收入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金融行业随之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1月18日,由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