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一家镇办企业缘何66年基业长青?陈为诚 匠心做好一件事 诚信做实善良人

大众日报 2019-01-20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丁兆霞杜辉升

本报通讯员王田

上世纪五十年代,各地乡镇办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数十年过去,还有多少当年的镇办企业没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日照市丰华工具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个。

今年已66岁的丰华工具,坐落于岚山区巨峰镇金港工业园。这个从镇办企业起家的民营实体经济体,已经成长为中国北方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脚手架生产商及出口商。

“匠心做好一件事,诚信做实善良人”。63岁的董事长陈为诚将“生意经”归结于此。

1985年,企业接到了市外贸部门下的订单——给国外企业制造一批管丝钳。由于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管丝钳生产商,加上产品质量过硬,很快赢得了外贸部门的青睐,国外订单随之不断。然而,由于工艺简单,且易被复制,几年下来市场就被打乱,许多订单也被抢走,利润随之下降。陈为诚回忆,1992年,他接任总经理时,企业已潜亏200多万元。

让企业活下去且活好才是硬道理。上任伊始,陈为诚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启动企业转产。经过市场考察,生产符合国外市场标准的脚手架是市场空白,而且国外市场需求旺盛。企业上下很快形成共识——转型生产脚手架。

为什么不跨界转型做其他行业?“在贸易最赚钱的时候,有人劝我做贸易;在房地产起步的时候,有人劝我转做房地产,都被我拒绝了。理由是:不懂!”陈为诚说,企业发展需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风险太高。

企业转型是为了盈利,但以牺牲公司信誉为代价的盈利,陈为诚不要。有一年,企业与河北某外贸公司签订了一批产品订购合同,合同刚刚签订不久,原材料价格大幅涨价。怎么办?履行合同意味着折本,不履行就意味着失信。

“即使亏钱也绝对不能失信!”履行完合同后,对方被陈为诚的诚信所感动,主动拿出部分利润填补了丰华工具的损失。后来,河北这家贸易公司的脚手架订单几乎全部给了丰华。

短短两年时间,丰华企业扭亏为盈,产值达到了千万元。陈为诚回忆,1994年,丰华工具成为日照市为数不多的几家产值过千万的明星企业。至此,公司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看似“保守”又重“老理儿”的陈为诚,其实又很“前沿”。

2000年左右,国家放开自营出口。看准这一商机,陈为诚花了两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电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通过懂英语的朋友间接联系一位国外客户,一笔60000美元的生意就这样做成了。尝到甜头的陈为诚,在企业成立了一个新部门,专门招聘了几个外语专业的大学生,开拓国外市场。后来,阿里巴巴平台又进入了陈为诚的视野。当时没多少人懂得网络,更没人相信在网络平台上能做生意,但在陈为诚带领下,丰华工具成了江北第一批进驻阿里巴巴的企业。

如今,日照市丰华工具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成功打入欧洲、美国等市场,客户扩大到十几个国家的百余客户,年产值超过1.5亿元。

新闻推荐

《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中国消费金融行业“钱景”向好

今报北京讯(记者廖敏)1月18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办的“新经济形势下,消费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