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最高破“4”存款利率有望继续微涨

金融投资报 2019-01-12 01:19 大字

■本报记者 吉雪娇

市 场 分 析人 士 预计 , 银 行在2019年仍面临较大的揽储压力。在此情况下,预计年内存款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有望在稳定中保持微涨的态势。

不同于银行理财市场的平淡,2018年,银行存款利率上涨明显,最高已达4%以上。在同业存款受限的情况下,市场分析人士预计,银行在2019年仍面临较大的揽储压力。在此情况下,预计年内存款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有望在稳定中保持微涨的态势。

存款利率有望稳中微涨

近三年来,定期存款利率均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据融360监测数据,其中,2018年以后,存款利率均值有明显的上升。

在分期限来看,2018年,一年以内期限定期存款利率表现平稳,两年、三年、五年期限在下半年上涨明显。其中,2018年12月,三年、五年期限存款利率均值分别为3.333%和3.445%,均为2018年的最高值。

分银行类型来看,2018年短期定期存款(以六个月为例)和长期定期存款(以三年为例)的走势基本一致。其中,邮储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在6月实现突破,之后远超其他类型银行。同时大型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也表现突出,六个月期限的下半年一直处在第三名的位置,三年期存款利率下半年则反超城商行,成为位列第二的银行类型。

在市场人士看来,银行存款利率的走高,与在长期稳定负债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有所关联。融360分析师杨慧敏认为,银行长期负债压力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互联网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发展,导致银行存款“搬家”,最终又以同业存款的方式回到银行,存款稳定性变差,所以加剧了银行在长期稳定负债的争夺;二是监管指标的压力。流动性匹配率等监管指标的要求,同业业务受到监管限制,一般性存款成为银行主要竞争的资金来源。

“临近年末银行迎来各项监管指标的考核,今年5月修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对银行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需以长期稳定的普通存款作为负债端来源,特别是近期监管明确要求将逾期90天以上贷款全部计入不良贷款之中,把之前银行潜在的风险得以充分暴露。因此迫于监管指标压力,尤其对中小银行而言不得不花费更高的成本来吸收存款。”普益标准研究员于康指出。

总体来看,杨慧敏预计,2019年严监管的趋势仍将继续,去杠杆、限同业也仍将继续。在同业存款受限的情况下,银行对一般性存款的需求更加强烈。虽然在流动性宽松下,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存款搬家”的现象有望缓解,但互联网理财的冲击之大,无法短时间内完全消除,所以银行在2019年仍面临较大的揽储压力。基于此,2019年存款利率下行的可能性不大,有望在稳定中保持微涨的态势。

大额存单仍为揽储“宠儿”

在各类存款产品中,2018年,大额存单无疑表现亮眼。就在2018年4月,以大额存单为突破口,存款利率进一步放开。随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一些城商行先后对大额存单利率进行了上调。

据融360统计数据,以20万起购门槛为例,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值自2018年5月升至4%以上,之后一直稳定在4%之上。直至12月,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均值升至4.115%,较基准上浮50%。

此外,大额存单的起购金额和付息方式等亦不断丰富。2018年上半年,大额存单的起购门槛主要以20万和30万为主,但2018年下半年以后,大额存单增加了更多档的起购门槛,针对不同的起购门槛设置了不同的利率水平,主要增加了50万、80万、100万等门槛。

杨慧敏指出,“一般来说,档位越高,大额存单利率越高。其次,付息方式增加了更多的按月付息、固定付息等方式,大额存单可提前支取、可转让等方式也逐渐增多。种种措施都反映出银行在大额存单方面发力越来越猛,尤其在结构性存款受限后,大额存单将成为揽储的重要手段。”

整体来看,中小银行在揽储方面的压力更大。受此影响,其大额存单利率亦相对较高。以12月大额存单利率为例,20万起存的3年期国有银行的大额存单均值为3.85%,而同期的城商行大额存单均值为4.19%,较基准上浮52%。

那么,未来大额存单利率表现如何?是否能够继续走高?对此,于康认为,在转型期内,银行纷纷上调利率,将大额存单视作揽储利器,但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银行负债端成本,其利率上涨具有不可持续性。

“大部分银行的长期大额存单利率已经上浮到顶,在利率进一步放开之前已经没有较大的上浮空间。”杨慧敏则指出。

新闻推荐

基金全军覆没或预示投资机会来临

■牛人说市■曹中铭2018年已经收官,沪深股市一片狼藉。三大股指中,深成指年度下跌34.42%,创业板指数下跌28.65%,上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