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央行原司长:央行直接买股票没必要

西安商报 2019-01-11 18:47 大字

近几天,一些研究机构提出的未来央行是否可以买股票或者股票ETF在市场上引发热议。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表示,央行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同日,第一财经援引接近央行人士的话称,没有听说有这样的计划。这不太现实,法律上也不支持。另有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法律等多个方面来看,央行直接买A股的说法并不实际。

1月8日,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岸元指出,出于稳定市场等多种原因,中央银行持有本国股市资产,并不出格。

其援引数据称,日本央行自2002年末开始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并于2010年末以来大幅增持ETF(作为信托财产持有的指数关联交易所买卖基金),增持金额逐年攀升,近两年来达到顶峰,2017年及2018年各增持约6万亿日元ETF资产。

张岸元分析,目前我国央行总资产规模约36万亿元人民币,A股总市值约48万亿元。按照日本央行对股票及ETF资产的持有比例简单测算,如果我国央行以合适的资产类型方式,持有1.58万亿元-1.78万亿元的A股资产,不会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和股市造成结构性影响。借鉴日本央行的操作模式,A股稳定市场资金来源的规范透明、目标函数的明确一致、操作指令的集中统一、标的选择的进一步指数化,更加有利于A股在2019大变局之年实现健康平稳运行。

中信证券秦培景团队也认为,从日本央行进行股票资产购买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央行未来购买股票ETF具备一定可行性。其研报指出,最直接的一个潜在作用是置换证金的持仓。相较证金,央行通过扩张资产负债表进行股票ETF购买的成本更低,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交易。其研报分析,这既可以作为稳定市场举措,也可以压低风险溢价,刺激直接融资市场,同时,央行扩表直接购买ETF不存在信用乘数效应,流动性不会外溢,不会直接影响其他资产。

央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理论上,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明令禁止央行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行为。但是,从各个方面考虑,央行都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其指出,目前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央行没有必要进入股票市场。而且央行购买股票容易加大股价波动性,很可能扰乱市场定价功能。同时,央行进入股票市场,将出现监管难题,并且容易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对于中国央行购买股票ETF的可行性,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首先基本面和实现条件不具备;其次中国人民银行法不支持;理论上看全世界只有日本央行购买了股票ETF,事实证明央行直接购买股票弊大于利,导致市场流动性大幅降低,当前日本的金融机构也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退出本国股票市场。并且中国与日本两国国情相差非常大,中国央行远没有到开展QE的阶段。

此外,市场公平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记者指出,央行的主要职责是实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实施的标的包括外汇、债券尤其是国债等,特点是价值比较稳定,对于货币的投放有比较重要的调节作用。(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央行降准,楼市沾光几许?

一位置业顾问正在给购房者做置业计划表。记者_黎俊宏摄影_方嘉1月4日下午,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