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自媒体平台误导宣传仍存银保监会再发风险提示

金融投资报 2019-01-10 01:01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吉雪娇)2018年,部分保险营销人员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发布虚假营销信息,被提示相关风险。然而,1月8日,据银保监会披露,近期此类情况仍时有发生。为此,银保监会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风险意识,谨防误导宣传。

首先,需准确识别惯用误导手法。银保监会指出,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的误导信息主要有三类。其中,饥饿营销类,主要表现为宣传保险产品即将停售或限时销售,如使用“秒杀”“全国疯抢”“限时限量”等用语;夸大收益类,主要表现为混淆保险产品和其他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如发布“保本保息”“保本高收益”“复利滚存”等;曲解条款类,主要表现为故意曲解政策或产品条款,如宣称“过往病史不用申报”“得了病也能买”等。

对此,银保监会提醒,应充分了解保险产品信息。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保险消费理念,通过正规渠道充分了解保障责任、保险金额、除外责任等重要产品信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保险产品。

银保监会同时指出,销售人员要增强合规意识。部分保险营销员编造不实信息的行为属于销售误导,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各保险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加强从业人员合规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

银保监会提醒消费者,虚假信息请勿轻信及传播,如有疑问可咨询。“当前自媒体平台门槛低、发布主体多、缺乏内容审核,消费者在接收此类非官方渠道发布的销售信息时,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冲动消费。若遇前文所述的类似情况,请勿轻信,更不要转发;如有疑问,可向相关保险机构咨询或向监管部门反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向银保监会投诉的全国统一电话为12378。”

新闻推荐

盘点公募2018:助力养老开局之年

2018年适逢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20年来公募基金已逐步成长为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领域的主力军,管理了社保基金委托的八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