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从“国家级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跨越 全国媒体记者聚焦安溪改革开放40年发展巨变

桂林日报 2018-12-13 11:14 大字

云岭茶庄园

采访团成员在中科生物植物工厂内参观了解厂里健康蔬菜的生产过程。

生态茶乡,处处满目苍翠,令人心旷神怡。与会媒体记者参观云岭茶庄园。

媒体记者参观尚卿乡灶美村———中国淘宝村。

安溪湖头光电产业园是福建省最大最专业的LED高科技产业基地,图为媒体记者在园区企业天电光电内参观LED器件封装流程。

精明的安溪人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安溪藤铁工艺品有上万个品种,百亿产值,产品远销海内外。图为各地记者在聚丰工艺品公司展厅内参观藤铁工艺样品。

各路媒体记者聚焦安溪铁观音大师演示制茶过程。

大数据、云计算,落户安溪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已投入运营。近年来,安溪县新兴产业突飞猛进,令人瞩目。

□本报记者赖斌

40年砥砺前行,中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成就辉煌。

地处闽南大山深处的泉州市安溪县是著名的茶乡。可谁又知道在改革开放初期,安溪一度是福建省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定贫困县,40年来,不甘贫穷的安溪人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综合实力跃升至全国百强第63位,投资潜力跃升至全国百强第23位,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40年巨变的缩影,走出了一条山区县独有的发展道路。

跨越四十年,晋级百强路。“安溪模式”同样是一个值得当下主流新闻媒体探访和聚焦的新闻题材,为媒体报道提供了绚丽多姿的故事。12月3日—6日,由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安溪县人民政府、泉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全国媒体总编(记者)看安溪大型采风活动启动,本报记者与全国近40家媒体记者一道行进茶乡,感受安溪发展巨变和茶乡之美,感受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和无限魅力。

名茶之都二次腾飞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80%的安溪人从事与茶有关的产业。一株神奇的植物,在这里成为一项富民的支柱产业,如今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量6.8万吨,涉茶总产值160亿元,连续9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

广袤的土地上,总不乏自然的馈赠,精明能干的安溪人不满足于简单的“土里刨食”,他们立足地域优势资源,深入实施“茶业富民”战略,扎好根基,硬是用双手把“一片树叶”做成了闻名遐迩的“茶都”。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五年后,这里成为培养茶学专业人才的‘摇篮’。”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副院长陈勇向采访团介绍学院的发展历程。组建于2012年5月的安溪茶学院,是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县“校地”合作创办的特色学院,采取“政府+高校+民资”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作办学的模式,与100余家茶叶龙头企业和海峡两岸50余家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关系,目前在本科一批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校区)已入驻本科、硕士、博士生人数近4000人。

“全国有很多茶叶产区,但很少有像安溪这样与高校合作,在茶产区当地建设一所茶学专业的学校。”媒体记者听完介绍后,都直言“安溪很了不起”。茶学院的兴办,能为安溪培养更多专业化的“茶人才”,有效带动安溪整个茶产业的发展。

站在西坪镇和芦田镇交界处的云岭茶庄园观景台上,举目望去,群山之上茶园与森林交错,一片郁郁葱葱。走进庄园内,青色的瓦、褐色的梁柱、中式的回廊,檐廊、柱廊之间灵巧连接,每一抹惊鸿一瞥都别有洞天。“来到这里,整个人都很放松,很惬意。”采访团中不少成员发出惊叹。

在云岭茶庄园山顶的茶叶粗制加工厂,安溪县严格评选并给予百万重奖的四位安溪铁观音大师李金登、王清海、刘金龙、刘协宗现场为采访团演示了安溪铁观音制作工艺。从上万参评选手中评选出的四位大师在当地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精耕茶园、醉心茶艺、广泛传播茶文化,是铁观音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茶叶的种植、加工到茶文化的传播,安溪正在改变传统的茶产业发展模式:以更加严苛的标准来种茶、制茶,以发展健康有机茶品为目标,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庄园正是集生产加工、品牌营销、文化传播、研发创新、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高标准茶业综合体,展示了安溪茶业高端形象。

这是安溪茶业永不停步“二次腾飞”的新起点,唯有转型升级方能全茶发展、集群共进,持续领跑全国百茶。

藤铁之乡插上“翅膀”

安溪有“双铁”:铁观音和藤铁工艺。

与麻绳结合的藤铁吊灯、与陶瓷结合的公主架、美轮美奂的铁艺花篮、立体的铁艺自行车挂饰……走进安溪聚丰工艺品公司的展厅内,琳琅满目的藤铁工艺品令媒体记者直观地感受到安溪新兴产业的蓬勃生机。

“山藤竹木,铁线钢板,如此普通的材料在安溪藤铁手艺人的手中脱胎换骨,变成一件件精美工艺品,真是令人惊叹。看到一些漂亮的地中海式铁艺装饰,立马打开淘宝开启拍照识别功能,在网上寻找它们的身影,希望能把它们买回家。”记者们徜徉在各式各样充满异国情调的藤铁工艺品前驻足观赏,久久不肯离去。

媒体记者慕名来到“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安溪尚卿乡采访。早在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厦门鹭江工艺美校的陈清河回乡创办了全省第一家竹编工艺厂,开创了安溪竹编工艺先河,一项小工艺由此发展成了一个大产业。现全乡共有各类藤铁家居工艺企业980多家,规模企业30多家,各类加工点2000多个,从业人员近万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2014年,以尚卿乡为代表的安溪“竹藤编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由阿里公司命名的“中国淘宝村”灶美村,到处可见频繁进出的集装箱货车、忙着打包装车的村民以及密密麻麻的纸箱包装盒。近年来,爱打拼的尚卿人加入到电子商务的大潮中,全乡现有各类网点9000多家,铁木创意家具网上市场占有率70%,是中国首批“淘宝镇”。“一个小乡镇能成就如此完整的产业链,享誉全国,走出国门,确实很棒!”记者们纷纷为之伸出大拇指。

“中国藤铁工艺之都果真名不虚传!”人们钦佩安溪人的精明和手巧,如今互联网又为藤铁之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据统计,目前安溪电商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电商企业3000多家。“家居藤铁工艺业电商发展迅猛,已经从尚卿乡向城区延伸。”该县电商协会会长郝健佐说,安溪淘宝镇增至3个、淘宝村增至17个,形成了“国际国内、线上线下”竞相发展的格局,家居工艺业正向200亿元目标挺进。

新兴产业令人瞩目

“冰泡”附着的冰菜、水灵新鲜的生菜……在中科生物植物工厂内,这些蔬菜都是利用智能植物照明系统和完全可控环境育种加速器培育而成的。免洗就能食用的新鲜蔬菜,可供观者蘸酱生食品尝。采访团记者赞叹:“没想到能在工厂里吃到如此生态环保的冰菜,安溪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传统产业植入现代科技和商业模式,大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

发展迅猛的中科生物植物工厂、天电光电都在湖头光电产业园内。此产业园是福建省最大最专业的LED高科技产业基地。几年来,共实现产值上百亿元,形成一个集生产基地、研发检测、应用展示、商贸物流为一体的配套齐全、产业链完整的LED产业集群,是泉州半导体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泉州芯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扩大了安溪茶产业的经济规模,使其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但是,“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为此,当地政府正大力改变“唯茶是农”和“一茶独大”局面,加速产业转型步伐。

植物工厂只是安溪在“调结构、谋转型”道路上的一个代表。近几年来,安溪兴建园区,壮大实体,为产业发展构筑新高地。全县以现代专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新兴产业发展迅猛,

“以前,这里有47家石材厂,污染非常严重。2010年,安溪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个石材行业全面彻底退出,这里的石材厂全部被关停。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取而代之是一个综合型电商产业基地。”位于安溪官桥镇的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内,接待人员向来访的采访团成员们介绍,自2014年10月开园至今,该园区已完成投资约6.5亿元,已建成面积20万平方米,目前基地投入运营的服务中心有电商人才培训中心、电商创业孵化中心、电商服务外包中心、智能仓储物流分拣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和配套完善休闲娱乐中心等。

大成智能科技公司、正丰数控科技有限公司、EC产业园……“没想到安溪这样的县域经济中,产业园的概念这么突出。当地企业家很多理念都很超前,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值得学习。”“无中生有”的安溪人,不仅把“靠山吃山”做到了极致,又在时代的浪潮中锐意搏击,短短数年间聚焦了新兴的光电产业、信息产业,打造出体量巨大的园区经济。

转变思路,创新发展,安溪实现了从贫困县到百强县的飞跃。实践证明,横亘在安溪人面前的,从来没有深山的闭塞,只有思路的局限。只要思路打开了,身处深山,同样能引才聚力、货通四方;更有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短短几天的采访,各地媒体人对“安溪模式”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安溪的明天充满着更多新的期待。

(本版图片均为《泉州晚报》提供)

新闻推荐

暗访未成年“福利姬”软色情交易 专家呼吁严打非法平台

小荷刚满16岁,做线上“福利姬”却已有两三年时间。线上是相较于现实的虚拟网络世界。在日语里,“姬”是“公主”的意思,“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