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依靠国外技术到国产化率80%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中核集团:在“卡脖子”问题上下功夫
“华龙一号”、“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高温气冷堆、国产钴60……正在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中核集团的一个个高科技产品,令参观者感到惊叹和震撼。
“改革开放40年,中核集团在核工业全产业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核电方面,打造了新时代的大国名片;在核燃料方面,铸就了大国重器的核心和基础;在核技术应用方面,打造了‘健康中国’的推进器。”11月15日,在中核集团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表示。
11月24日,中核集团宣布: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满足三代核电要求的锆合金材料——CF3核燃料组件N36锆合金材料批量化首批产品成功下线通过验收,其综合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并启运发货用于CF3核燃料元件制造。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的“卡脖子”环节,在大规模应用的道路上又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核电的发展不被人卡脖子”
“中核集团坚持自主创新,确保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余剑锋介绍说,中国核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铸就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中国拥有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具备年产8台~12台核电主设备的制造能力,仅中核集团就拥有同时建造40余台核电机组的能力。
从“两弹一艇”的研制开始,核工业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历史。
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核电站。该核电站的建成发电,结束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零的突破。
在此之后,中核集团相继掌握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实现中国核电技术的型谱化发展。
中核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共同研发的“华龙一号”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国产化率达到了80%以上。” 余剑锋称,“在核电方面,我们可以自信地说,中国核电的发展不被人卡脖子。”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公司总经理张涛回忆说:“引进大亚湾核电站的时候,我国基本上80%依靠国外技术,岭澳核电站时期进口化开始下降,秦山核电建设阶段国产化率提高到60%,到‘华龙一号’时期国产化率达到了80%。”
中核集团承担了国内所有核电站建设,是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工作的领先企业,积累了大量工程建设、管理经验。重组后的中核集团掌握了核工业全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提供从基建、运行到核燃料供应等所有环节的自主产品和服务。
中核集团还一直努力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2017年,中核集团年度发电量首破千亿千瓦时,整体运行指标连续五年国内领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中核集团的秦山一期30万机组,秦山二期1号、2号、3号机组,福清核电1号机组,田湾核电2号机组共计6台机组WANO综合指数为100分,排名世界第一。
“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华龙一号”是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提升了安全性,平衡了经济性,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也是我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名片”。
2015年5月7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作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按照中核集团的计划,“华龙一号”机组的工期预计为62个月。
“每一次去(‘华龙一号’首堆工程)现场,都感觉非常振奋,每一次都受到鼓舞。”凌晨2点刚刚从福清施工现场赶回北京参加发布会的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难掩内心的激动。
据他介绍,“华龙一号”目前按预期计划向前推进,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好受控状态。作为首堆示范工程,工程的设计方案固化和装备制造是影响工程的两大风险领域,中核集团目前已经化解了上述两大风险。
国内“华龙一号”的建设如火如荼,海外华龙机组的进展也不逊色。
据余剑锋透露,目前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4台机组已全面建成。卡拉奇核电2号、3号机组为“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进展与国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旗鼓相当。
从引进到出口,中国核工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据了解,中核集团将持续推动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海外项目本地化采购,积极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体系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增进人民福祉。预计未来5年中核集团海外本地化采购总金额将超过36亿美元,涉及南亚、中东、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核集团表示未来5年在核相关领域进口采购需求将超过120亿美元。
新闻推荐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前不久结束的“双11”网络购物节中,阿里巴巴全平台一天的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