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博会窗口看中国民营经济新图景
不少企业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生产。来自新加坡的商家用公司生产的调料为观众现场烹制炒面。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季明周琳周蕊
这两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会场“四叶草”,一群熟悉的身影穿梭在展馆、论坛、发布会上:马云、郭广昌、张近东、丁磊、雷军等民营企业家代表,成为博览会的“主角”之一。四十年栉风沐雨,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正承载着“四叶草”的幸运,通过这扇开放的大门,飞向更广阔的舞台。
从参与者到领跑者:
搭乘贸易全球化的快车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这28家不少都是此次博览会的“主角”,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诠释着全球贸易的魅力。
进口博览会是国际市场开拓、世界舞台竞技的良机。中国民营企业不仅参与,甚至开始担纲“主角”,把最尖端、最酷炫的技术带入中国的同时,也将中国独有的商业模式带到全球,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加。
跨境电商是创新型贸易形态,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这样的创新里,网易深深受益。”网易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说,全球消费品加速流动,一些境外企业甚至还针对中国消费者专门增加新的生产线,大家共同分享贸易全球化的成果。
从受益者到推动者:
共筑改革开放新空间
因改革开放而生,应改革开放而兴,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生动写照。此次博览会上,这群在国际舞台亮相的民营企业,就是与时代同频共振、共享收益的典范。
展馆里,复星国际旗下的手术机器人“达芬奇”吸引着不少目光。在运用“达芬奇”手术系统进行外科手术中,透过机器手臂的协助,外科医师只要坐在控制台,看着手术部位的三度空间影像,即可遥控机器人手臂,灵巧不输人手。相对于传统手术,不但可以缩小伤口、减轻疼痛,还可以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未来无限可能,这是复星的核心战略。”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说,从2007年提出全球化发展战略,11年来复星已经在全球近20个国家有了投资,业务覆盖了近50个国家。
不仅受益,更不断推动。此次博览会上,既有阿里巴巴、京东这些“老大哥”,也有洋码头等“后起之秀”。站在改革创新最前沿的他们,正用其最敏锐的嗅觉,拓展新一轮的开放空间。
“我们新确定合作的商品,预计将在明年2月或者3月之后上架。”洋码头创始人曾碧波说,已经把馆内的不少网红商品搬到了自家的应用程序里,开设进口博览会活动专场,让消费者可以随时海淘。
从创业者到创造者:
面向未来持续蓄能
新时代需要新经济,新动能开创新空间。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在进口博览会上记者观察到,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正主动承担更多责任。
可以充电的伞和双肩包,完全靠太阳能驱动的概念车,能够吸收太阳能的玻璃,位于智能与高端装备馆的汉能集团,观众可以看到整个地球都可以变成巨大的“充电宝”,处处是移动电源。
汉能集团品牌总部展览展示负责人朱佳文说,这次不少智能制造机器都是在中国的“首秀”。利用全球技术服务全球市场,我们不仅是一家民营企业,更希望成为一家面向未来的全球企业。
围绕如何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中国已经采取了切实行动。世界银行新近发布《2019营商环境报告》指出,中国过去一年为中小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实施的改革数量创纪录,位列今年营商环境改善幅度全球前十。中国营商环境较去年大幅提升30多位。
新闻推荐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当今时代,从田间到餐桌、从工厂到商场,人工智能已全方位融入人类生活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