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来了,药品降价还远吗?
新药研发是条 “长征路”,在这条路上,大约只有百分之一的候选药物可以最终“存活”。近年来,新药研发成功率持续走低,相应成本却与日俱增。如何破解药物研发时间长、高投入、高风险、回报慢的“天然瓶颈”?科研人员和产业界将目光转移至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见长的人工智能。近日在上海滴水湖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AI制药”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
在药物研发中,AI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其实早在2007年,科学家就采用了基于计算机的细胞识别,即从显微镜下获得细胞成像。今年6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开发出一种人工智能程序,只用几个小时就“重新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检验AI是否真正具有“智慧”,需要先试试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进行科学发现、自己找到自然规律,而测试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具备这一潜力。
AI的加入,让人看到了可喜的改变。有研究报告显示,AI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12%提升至14%,这仅有的2%的增长可以为整个生物制药行业节省数十亿美元,同时,还省下很多研发时间。在西医领域,AI的触角可以延伸至新药研发的多个关键环节,在中医领域,AI的触角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AI制药已经起航,它能帮助人们提升寻找药物小分子的效率、缩短合成路线,最终为新药研发提供崭新的途径。如果“AI制药”是大势所趋,那药价会随之降低吗?多位受访专家表示,“AI制药”有望从两方面对降低药价产生影响:一是,药企不必将所有临床试验失败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二是,通过加快新药上市速度,企业可拥有更多专利保护年限,从而平衡研发成本。对于AI是否会最终取代药物研发人员,受访科学家的回答是:“AI不会取代药物研发人员,但是使用AI的药物研发人员将有可能取代那些不使用AI的人。 ”
(本报记者 何明 整理)
新闻推荐
支持民营企业在行动 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民营企业座谈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为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围绕座谈会相关内容,记者5日采访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