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默克尔时代”缘何落幕

大众日报 2018-11-04 06:06 大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李超

■提要

默克尔执政13年政绩斐然,民众因何不满?表面上,默克尔宽松的难民政策最为外界诟病。但从深层次看,还应当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掘原因。构成德国社会稳定基石的中产阶级,多年来收入没有得到稳定增长,这恰恰侵蚀了位居中右翼的基民盟的选民基础。

10月29日,担任德国执政党基民盟主席18年之久的默克尔宣布,不再在12月举行的党代会上竞选党主席,2021年本届总理任满后,也不再寻求连任。

这是一则爆炸性消息。就在几个月前,默克尔还坚决表示将党主席和总理职务一肩挑。而且总理任期还有三年,就已得到其不连任的表态,着实令人惊愕。上一次,默克尔一直对是否参选第四任三缄其口,直至最后关头才表态,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其面临的政治压力多么巨大。

默克尔急流勇退的直接导火索,是巴伐利亚和黑森两个州的议会选举的接连失利。选民对执政联盟,也对默克尔本人投出了明确的“抗议票”。政府内部也有不满。中右翼的基民盟、基社盟“姊妹党”围绕难民问题争执不下,两党主席关系不睦;基民盟内部“倒默派”层出不穷,新生代政治家纷纷抢夺政治资源。

默克尔执政13年来政绩斐然,民众因何不满?表面而言,默克尔过于宽松的难民政策最为外界所诟病。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穆斯林融入难,以及衍生的恐袭和社会治安案件高发、族群对立、极右排外情绪上升等等,都冲击民众心理底线。难民危机的爆发正是默克尔权力由盛转衰的标志。但从深层次看,我们还应当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掘原因。

全球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德国加大了贫富分化,社会精英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根据英国《经济学家》调查,当前德国40%工人实际购买力低于20年前,相对贫困人口升至德国统一以来最高水平,生活成本增速超过工资增速。构成社会稳定基石的中产阶级,多年来收入没有得到稳定增长,这恰恰侵蚀了位居中右翼的基民盟的选民基础。

那么以基民盟为代表的主流政党又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呢?默克尔执政13年来,强调政策居中,本意是广泛吸纳左右翼选民,但政治现实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右翼阵营内部不满其在社会政策上的左倾,社民党等左翼政党又感到被默克尔“挖墙脚”,影响双方合作。当了13年总理的默克尔,权力稳固,鲜有人挑战其权威,但也因此被质疑缺乏改革精神。她更多是一个“平衡手”和“危机管控专家”,缺乏对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在她引领下,主流政党四平八稳,却忽视了大变局背景下民众多元化的政治诉求。选民不可避免流向绿党、“德国选择党”等新兴政党,寻求表达不同政见的渠道。

近年,国际政治舞台步入“不确定的时代”,以稳健著称的德国政坛也逐渐失去了这一特色。去年大选后,各党陷于党争,历时半年才达成妥协、组建政府。德国经历过二战,一向对极右排外思潮颇有“免疫力”,然而代表这一思潮的“德国选择党”如今日益做大,已成为联邦层面最大反对党,并进入全部16个州议会。德国政坛的碎片化乃至于“极化”料将成为常态,势必对几十年形成的稳定的政治生态构成重大冲击。

德国是欧盟事实上的领头羊,德国的稳定关乎欧盟的稳定。从去年年初德国选战,到大选后组阁僵局,再到近半年联邦政府内讧,政治生态恶化制约了德国的对外行动能力。当前欧盟内忧外患,英国脱欧、成员国矛盾加剧、一体化动力减弱等,无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德国发力解决。德国却长期忙于内乱、蹉跎岁月,导致雄心勃勃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孤掌难鸣,欧盟改革遥遥无期。

默克尔宣布不再连任,德国政坛也将进入权力过渡期。目前基民盟内已有多人宣布将竞选党主席,为竞争总理争夺资本。然而经历了“超长待机”的默克尔,德国政坛尚未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潜在继任者,年轻一代政治家的资历和政治资本明显不足。默克尔面临的难题,并非其一人造成,乃是整个国际环境变迁的大气候加之欧洲和德国结构性问题交织共振所引发,并非更换领导层就可轻易解决。故而默克尔的时代虽行将落幕,后继者仍需负重前行。

新闻推荐

癌症生物医药“缺芯”之痛:“用别人的枪打别人的靶”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青松(左四)与同事们在实验室工。 “瞭望”微信公众号图“瞭望”微信公众号11月3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