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克隆猴团队骨干、去核第一人刘真:大家对克隆技术没必要恐慌

澎湃新闻 2018-10-29 20:32 大字

刘真

攻克克隆猴后,克隆人是不是已近在眼前?对于克隆技术的发展是否需要恐慌?

在10月29日下午举行的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上,中国克隆猴团队骨干成员、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真的答案是:不必。刘真表示,首先,目前克隆人还不可行。另外,技术的发展都是中性的,关键是怎样正确地引导和规范技术的使用。

2018年1月25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克隆猴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中中”和“华华”让中国体细胞克隆技术首次领跑世界。这篇论文从投稿到接收历时不到一个月,而在此之前,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蒲慕明领导的研究团队历时5年才完成。

回头总结“为什么中国先做出来”,刘真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克隆猴)的思路也非常的简单。”在他演讲的PPT中,“决心”和“细心”被列为中国团队成功的关键。

刘真这名土生土长没有任何留学经历、由中科院培养出来的青年科学家,在上述成果发布之后关注度急剧上升。2010年,刘真来到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读硕士,2年后便跟随导师孙强开展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级难度的项目。在孙强和蒲慕明的评价中,刘真的“去核”、 “注核”技术经过3年的千锤百炼,当之无愧是“世界冠军”。

参与解决了世界难题的刘真仍保持着学生般的谦虚。他在这场圆桌峰会上提及,“我个人其实经历比较简单,就是从研究生到博士到博士后,就一直在研究这个方面。”而他从克隆猴研究中获得的一个经验是:一定要结合最新技术的发展,来做一些重要的问题。“克隆猴是一个老问题,但是我们用了新技术,我们结合了现在新技术的发展,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更加深刻,才把这个老的重要问题给解决了。”

值得一提的是,年仅30岁的刘真已被“破格”聘为研究员,从今年9月起已担任独立课题组长,被称为是“最年轻的课题组长”。中科院神经所为刘真提供了超过200万元的实验室启动经费。此前的7月底,刘真课题组已开始招聘博士后及工作人员。

中国团队凭什么领先完成克隆猴

1997年2月,英国Roslin研究所伊恩 维尔穆特(Ian Wilmut)教授率领的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Science)公布了“多莉”羊的诞生。这只实际上出生于1996年5月的首例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自此成为动物界的“明星”,也彻底颠覆了人类对生殖发育经典理论的认识。

刘真表示,“多莉” 羊的诞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哺乳动物克隆浪潮”。 “多莉”诞生之后的很短时间内,超过20种哺乳动物实现克隆,其技术均为体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简称“SCNT”)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即研究人员将一种体细胞培养后注入去除遗传物质的卵子,通过人工方法激活后再移植到代孕母体发育成个体。

克隆的核心则在于,如何让已经高度分化的体细胞重新变回分化前的状态,具备像精子一样的功能,这种类似“时光逆转”的反自然过程被称为“重编程”。其难点在哪里?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曾介绍,克隆猴主要有三个难点。首先是细胞核不易识别,“去核”难度大。其次,克隆过程中,体细胞的细胞核进入卵细胞时,需先“唤醒”卵细胞,然后才启动一系列发育“程序”,但卵细胞容易提前激活。最后,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发育效率低,绝大多数克隆胚胎都难以正常发育,往往胎死腹中。

刘真也提到,2002年开始,全世界科学家都在进行非人灵长类即猴子的克隆,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很多的实验室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到2017年底还没有成功。”刘真表示,灵长类动物的克隆确实更难,“每一个环节都要更一些,即便把所有的技术都操作非常熟练了,得到的克隆胚胎发育的效果还是非常差。”

作为论文第一作者的刘真就耗时3年才训练了快速“去核”、“注核”的本事。在蒲慕明和孙强的眼里,就细胞“去核”、“注核”技术,刘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冠军”。

国际上曾一度盖棺定论:基于“多莉”的克隆技术实现克隆猴是“行不通的”。

刘真等人凭什么率先完成了体细胞克隆猴?“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也非常的简单,首先我们下定决定要解决克隆猴这个问题,其次我们非常耐心、细心地对所有体细胞核移植的技术和操作流程都进行了最优化,最后我们还针对胚胎发育差的问题,系统地筛选提升克隆胚胎发育的因子。”

历时5年完成上述成果之后,刘真在演讲中把“决心”和“细心”列为成功的关键词。“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尝试,我们可以高效地培育胚胎,最后得到克隆猴也是水到渠成。”

克隆人目前还不可行

体细胞克隆猴究竟能用来做什么?

已知的是,转基因动物在科研中至关重要,既可以用来研究发育的过程,也可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刘真表示, “体细胞克隆技术是构建转基因猴的一个最理想的技术,首先将人类的致病基因转移到猴子身上,然后经过体细胞核移植可以得到携带人类疾病的克隆猴,分析克隆猴之后,可以进行后续的药物研发测试、疾病激励研究,以及基础的生物学研究。”

现有的基础研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鼠的模型。但基于鼠和人差异太大,通过鼠模型筛选出来的药物,在人体实验的时候大多没有效果或有副作用。和人更接近的猴子模型,无疑更受青睐。

蒲慕明还曾提到,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预示着我国可以建立以非人灵长类为模型的“Jackson Lab”——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模式动物研发基地和销售公司,自192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为国际生物医学界培养并出售7000多种基因编辑小鼠品系。

值得一提的是,克隆猴成功消息宣布之后,外界一度关注,克隆人是不是不远了?

刘真表示,因为猴子和人都是灵长类动物,大家都认为,如果克隆猴可以成功,那么克隆人是不是也可以成功?会不会引发一些伦理上的恐慌?

“首先我想说,虽然猴子和人都属于灵长类,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现在做的技术只能把克隆猴克隆出来,目前的技术对于做克隆人还不可行,而且也是不被允许和没有必要的。”刘真表示,“第二点,大家对于克隆技术的发展没有必要恐慌,因为任何一个技术的发展都是中性的,比如说核反应,既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制造武器,引起战争”。刘真强调,关键是怎样正确地引导和规范技术的使用。

此外,即便有一些可能引起的伦理问题,“我们也不要藏着掖着,因为这些伦理问题需要科学家、政府以及社会大众一起参与。”刘真提到,其团队会经常开展一些科普性的活动,让社会大众对克隆技术更加了解,了解发展这项技术是为了做什么,让大众对伦理问题不会产生过度的担忧。

新闻推荐

中国罕见病联盟成立

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张泉)中国罕见病联盟24日在北京成立,旨在推动医学在罕见病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提升罕见病防治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