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再保董事长:可在上海建一个风险管理科技方面的“小硅谷”
“我们瑞士再保险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客户,我们在中国已经有长期的发展,在中国非常活跃。我们和中国的保险行业一起在成长,他们也是我们重要的客户。我们觉得上海在进行风险管理以及风险吸收能力方面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0月28日,瑞士再保险董事长康浩志(Walter B. Kielholz)在第30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小组专题讨论环节中如此表示。
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至今已举行30次,一般于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召开,会议针对上海经济发展中的1-2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为上海市市长提供咨询和建议。随着上海对外开放和会议本身影响的不断扩大,参会成员已由最初8个国家的12位成员,增加到目前16个国家的38位成员和7位名誉成员。现有成员的行业分布也很广泛,几乎涵盖各个领域。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康浩志的关注角度也更多的集中于保险领域。康浩志认为,上海在进行风险管理以及风险吸收能力方面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保险行业,以及保险的价值链方面、未来的发展方面上海可以扮演更重要的创新角色。在这个领域里的创新,往往称之为保险科技,就是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创新,对于保险的一些信息、机构,以及保单设计进行技术设计。”康浩志谈道。
具体来看,康浩志在发言中提出,有三个关键因素,在未来可以给予更多关注:
一是专业技能。上海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知识创新,为上海一流的大学提供创新资金。另外,创新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内的知识、国内的人才,尤其是在欠发达的领域,上海要注意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上海创新,可以在上海建立一个风险管理科技方面的“小硅谷”。
二是培养创新文化。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创新工作,但有很多地方发展得不好。当地往往有一种保守态度,不愿意进行新的尝试。有时候,不断调整方向、不断失败都是创新的一部分,在创新过程当中可能会得到发展,同时也可能会失败。在这个意义上,上海要鼓励企业不断地对创新的重点进行调整。这种宽容失败的文化的创造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领导力。康浩志建议:希望上海能够在保险领域委任一名首席数字官,他可以来确定数据需求在哪里,他可以和伦敦、美国、瑞士等这些保险中心进行联络,而且可以连接公共和私营部门。同时,也成为这些新的保险风险管理创新企业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上海再保险产业链也日益完备,再保险公司、直保公司、自保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承保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殊风险分散机制日益成熟,服务海外风险保障需求的能力持续提升。
为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制定了“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7月10日发布的方案明确提出,以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国际航运保险中心、保险资金运用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
“我们希望上海在风险管理领域里可以不断地进行提升,成为世界领先。”康浩志如此说道。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6日电(记者潘清)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消息称,着眼缓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纾困专项债26日在上交所发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