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老上海屋檐下的城市平民生活

西安日报 2018-10-23 04:54 大字

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作者:【美】卢汉超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9月

■林颐

“大上海,小市民。近代上海平民各类群体的交互活动,实现了城市生产、交流和交换的正常运转,社会分工日益明确以至于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和商业买卖,构成了上海这个快速走向现代化的大都市的基本面貌。”

卢汉超的著作《霓虹灯外:20世纪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以下简称《霓虹灯外》)中文版最初于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属于“上海史研究译丛”之一。卢汉超原籍上海,时为美国佐治亚州理工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近代中国城市都市化与工业化研究,该书为他赢得了极高声誉。时隔十余年,山西人民出版社近期重版该书,译者仍是段炼、吴敏、子羽。

该书重版很有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期也出版了《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我以为,这两部作品与《霓虹灯外》正可谓“民国老上海历史三部曲”,叙事对象分别是富人、知识分子和平民。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迅速以蓬勃发展姿态跃居为“东方明珠”。老上海屋檐下的人们的活动,构成了这个大都市特有的变奏曲。面对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不管哪个阶层的上海居民,都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老练通达的价值观。《霓虹灯外》因其立意,并不关注大上海的五光十色,更贴近普通居民日常的衣食住行。

作品的采样主要来自人力车夫、棚户和弄堂居民。根据翔实的调查,作者分析了三大群体的成员来源、收入水平和生存现状等情况。绝大多数人力车夫原来都是农民,作者描述了车夫的艰难处境。同时,他从物理力学角度解释劳动强度,又从车夫的轮休制度和打牌喝茶听评弹等娱乐活动,来说明这一行当并不像许多文学或历史见闻描绘的那样“落后”和“无人性”,这也是行业持久存在且具有劳动吸引力的原因。棚户区相当于贫民窟。作者以药水弄、藩瓜弄和肇嘉浜为例,其住户主要是难民或失地农民,尤以苏北移民为主,进厂就业是他们的梦想。为此,他们需要社会关系的介绍,给工头送礼,有些还须经过技能考试,棚户构成了上海早期产业工人队伍。城市生活远非他们所想,给他们打击的同时也有些微希望。

弄堂居民是本书的讨论重点。一栋面积50平方米、人为分隔房间的楼房,至少要容纳三四户人家、十几二十口人,而且成员复杂,其居民有工人、教师、画家、作家、店员、白领、小业主等。一板之隔,演绎各种人生。邻里之道,怎样保持适当的距离,真是生活的艺术。作者从时人记载和社会案例里提炼了“七十二家房客”的各种生活场景:倒马桶揭开了都市生活清晨的序幕;收粪其实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家庭经营模式的纸烟店、粮店、熟水店、裁缝店、点心摊,与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提供了便利的社区服务;深夜巷口传来的卖馄饨摊的吆喝,用长筒袜系缚吊下的宵夜篮子,给上海弄堂的晚间生意平添了别样的风情。

本书的一大价值还在于揭示了“现代房地产市场的兴起”。作者指出,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是随着里弄的建设而兴起的。这部分阐释与石库门的兴起紧密相连。除了相当专业的石库门建筑结构和空间变化的阐释之外,作者利用各种数据和图表呈现民国时期上海的房屋转租情况,分析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在地产登记上出现“挂号洋商”的特殊产权模式,而所谓的“二房东”现象事实上也是上海独特的商业文明的反映。在房源紧张的前提之下,房客变成房东层层转化,说明商业意识不仅存在于大商贾,也能在因谋生而产生的小买卖中找到。

大上海,小市民。近代上海平民各类群体的交互活动,实现了城市生产、交流和交换的正常运转,社会分工日益明确以至于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和商业买卖,构成了上海这个快速走向现代化大都市的基本面貌。作品所描述的人群对象及其活动与现当代形成的镜鉴,表明了哪些是持久的、合理的,又有哪些自然而然发生了变化,或者在政策外力下得到了改变,这种改变或许是好的、或许脱离了百姓的实际需求。近代上海历史研究和经验教训,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理解的命题。

新闻推荐

银保监会多项实质性举措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前期已允许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和公募理财产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