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重拳打击校园贷:31所院校有学生被骗 已刑拘2人
针对多发的各类“校园贷”行为,天津教育、公安等部门正重拳打击。
微信公号“津云”10月19日深夜连发三条相关报道,称9月起天津市教工委、市教委对全市高校开展“校园贷”全面调查摸底,共在31所院校排查出受骗学生,经公安机关协调,涉事学生已和发放贷款的机构达成共识,暂停或暂缓还款。
此外,天津警方已将一起“校园贷”案中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刑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该案中涉案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招聘校园兼职的方式,用学生的名义从多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致使上数百学生深陷其中。
数百学生深陷校园贷,两培训机构被查两人被刑拘
近日,天津多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向媒体投诉,称自己“被贷款”。
据中国之声报道,有学生反映称,天津一家名叫天津嘉科的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招聘校园兼职的方式,让学生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并用学生的名义从多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
报道称,嘉科教育以学生名义贷款后,承诺这些贷款不需要学生偿还,培训机构每月会按时替他们还款。不过,从今年9月开始,办理贷款的学生们没有再收到嘉科教育转来的还款,而部分涉事贷款平台仍然要求学生继续还款。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的贷款。
中国之声引用一名学生的说法称,仅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就有约150多人办理了相关贷款。此外,天津科技大学也有多名学生涉及此事。
10月19日,微信公号“津云”报道称,天津警方根据相关线索,已将涉及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2人依法刑事拘留。
报道称,2012年5月,刘某某成立了天津嘉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开办培训班收取学费。之后刘某某陆续和几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由金融机构为在嘉科教育报名培训的在校大学生提供课程费的分期贷款。同时,刘某某以帮忙“刷课”为名诱骗学生下载网络贷款APP,并“协助”学生办理贷款。
到2016年,刘某某因经营不善开始负债累累,同年3月,刘某某为偿还负债,骗取大学生的信任,与他们私下签订了由公司代为还款的贷款协议。以大学生的名义从各网络贷款平台套取贷款,贷出的款项打入自己公司的账户。
另一名涉案人员陈某,除利用刘某某的公司进行“刷课”外,还利用自己的公司与金融机构签订课程费贷款合作协议,通过编造虚假课程,从天津各大院校“招揽”200余名学生申请贷款,骗取超过400万元人民币。
被查的不只是嘉科教育。
微信公号“津云”报道称,近日,天津市公安局、滨海高新区等部门接到线索,有部分大学生疑似落入“变相培训贷”连环坑。
10月19日下午,滨海高新区有关部门回复称,学生们举报的“自强家族众创空间”,培训主办方是入驻众创空间的职达(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自强家族”具体提供培训服务。
滨海高新区与市场监管局核准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后发现,该公司注册法人为尚某,股东为陈某和卢某。卢某表示,前期“嘉科教育事件”即涉及到“自强家族”的学生,另一位股东陈某已被公安机关带走协助调查。
目前,此事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天津31所高校排查出受骗学生,已暂停或暂缓还款
针对多发的“校园贷”事件,天津早已列为打击重点。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今年4月,天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把“校园贷”“套路贷”等背后的黑恶犯罪列入打击重点。
微信公号“津云”的报道称,今年9月起,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全市高校开展了“校园贷”全面调查摸底,共在31所院校排查出受骗学生,年级分布在大二至大四区间。经公安机关协调,涉事学生已和发放贷款的机构达成共识,暂停或暂缓还款。
报道称,为有效处置“校园贷”问题,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一方面积极会同公安机关做好被骗学生调查取证及案件侦破工作,指导各高校加强排查、教育;另一方面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工作专班,将案件进展情况及时向学生进行通报,教育引导学生采取法律途径,依法依规解决问题。
近年来,发生在全国各地“校园贷”案例并不少见。澎湃新闻梳理发现,自2014年起,校园贷逐渐流行起来,其目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因为借贷手续简单等原因,在消费刺激下,不少学生深陷校园贷债务累累,部分学生走向自杀绝境。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2017年9月6日,教育部明确提出“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新闻推荐
10月20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成立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成立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