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当前中国改革发展述评之四
开放,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有着深深的家国记忆。
历经40年改革开放,当今中国已与世界深度互融互通,也构成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开放改变中国、影响世界。
当前,在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更是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有人说中国的开放在倒退,有人说中国的开放是对别国的“经济侵略”,还有人说中国新一轮开放是迫于压力的权宜之计……
事实胜于雄辩。只要认清开放融通的历史潮流,循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轨迹,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人们就会发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中国的开放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作为?
10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一个月。因开放而兴的上海,届时将迎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参展商。
这个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被外界称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面对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势,包括举办进口博览会等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受到国内外高度赞赏,但也引发一些人的猜测:中国扩大开放到底是主动为之,还是应对贸易摩擦的被迫之举?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来自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历史教训,正是开放解放了思想和生产力,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开放也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从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到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再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放合作”是核心关键词,中国与各国共同发出支持全球化、扩大开放的时代强音。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按照既定部署和节奏,坚定不移地推动扩大开放,向世界展示信心和决心。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向世界宣布的一系列举措正在落地。
——5月1日起,取消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措施,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对标国际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
——6月28日,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地,比2017年版的63条减少了15条,22个领域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
——7月1日起,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较大范围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
——9月30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18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个税目的进口关税。至此,我国关税总水平将由上年的9.8%降至7.5%;
……
开放的脉络,始终清晰地刻印在中国发展进程中——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号角吹响,到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翻开开放新篇章;从曾经的以“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从沿海开放起步,到拓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从学习、引进、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到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尽管形式有所变化,扩大开放的脚步却从未放缓,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深化。
“中国当前的扩大开放,是在审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基础上,主动实施的发展策略,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是符合自身利益和未来发展需求的自主开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说。
开放的道路不会平坦,融入世界就要经得起风吹浪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宁愿自己承受压力,支持周边邻国渡过难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如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3。经历风雨后的中国,将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迎接任何挑战。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刊文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倾向于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时候,中国依照其发展逻辑不断提出扩大开放举措,向国际社会释放正能量,尤其值得钦佩。
中国的开放是经济威胁还是发展机遇?
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推出以实施“八大行动”为核心的上百项务实合作措施,使中非合作的内涵更加丰富。
“如同一支蜡烛点燃另一支蜡烛,世界会更加光明。”非洲媒体的这句话表达出中非共同发展普遍愿望。
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和投融资的增加,西方媒体“债务陷阱”等说法也随之而来,认为中国贷款加重有关国家债务负担,从而形成又一波“中国威胁论”。
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2017年来自中国的贷款占斯里兰卡外债10%左右,其中61.5%是低于国际市场利率的优惠贷款;巴基斯坦42%长期债务来自多边机构贷款,中国贷款仅占10%;2000年至2016年,中国对非贷款仅占非洲总体对外债务的1.8%,且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行业。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文章指出,西方国家一直担心中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项目怀有政治企图且经济上不可持续,但事实是这些项目有力促进了受援国的均衡发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近日刊登题为《中国带来就业机会》的长篇报道,文中提到对8个非洲国家1000多家中国企业的一份调查,2/3的中国企业为当地人提供技能培训,1/2企业提供实习机会,1/3企业为当地引进了新技术。
中国的开放,不仅没有对他国的经济造成威胁,反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对发达国家而言,以中美经贸为例,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从2001年的262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1539亿美元,中国也从美国的第九大出口市场变成了第三大出口市场。
美国企业和民众最有发言权: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估算,2015年美国对华出口和中美双向投资支持了美国国内260万个就业岗位;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中国已成为最不发达国家最大的出口市场,占这些国家出口的20%。而且中国一直通过积极提供无息贷款、人员培训等,帮助提高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贸易的能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纽约时报》这样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已成为名列前茅的贸易伙伴,世界各地的公司和消费者均从中受益。
扩大开放让过去“被全球化遗忘的角落”重获发展机遇。5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2个,累计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可以弥补中国的伙伴国长期存在的巨大基础设施缺口,扩大贸易,增加就业。
“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有责任也有意愿在开放中与其他国家分享市场与经验。”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战略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说。
是威胁还是机遇?资本会“用脚投票”。今年前8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万多家,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吸收外资额5604.3亿元,同比增长2.3%。
看未来,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已达3亿人以上,今后每年进口将超过2万亿美元,开放的中国愿意让世界搭乘发展的“顺风车”。
中国是公平贸易的破坏者还是坚定维护者?
环顾世界,一些国家曾经高举自由贸易大旗、享受过全球化红利,一旦发现其他国家迅速发展,自己的实力正在下降,就从“自由贸易”转而强调所谓的“公平贸易”,指责中国是公平贸易的破坏者。
加入世贸组织的17年里,中国开放程度远远超出当初承诺的广度和深度:在世贸组织12大类服务部门的160多项分部门中,中国已开放9大类的100项,接近发达国家平均开放的108项,远超发展中国家的54项;中国服务领域开放部门已达到120个,远超当时规定的100个……
“当一些国家要修正甚至放弃现存国际贸易体系的时候,中国已经成为这一体系最有力的捍卫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
阻止收购美国半导体公司、欧洲地图服务提供商、美国汇款公司速汇金国际……美国以“国家安全”等为理由,对中国企业在美正常投资和经营活动制造障碍和限制。
世贸组织争端裁决的研究报告显示,世贸组织2/3的违规都由美国引起。另据有关统计,一年多来,美国政府对数十个国家的94项“不公平交易”进行调查,同比激增81%。
如同赛场,同场竞技,遵守“游戏规则”至关重要。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为目前规模最大、最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这一倡议以其多边主义理念赢得各方信任,被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截至今年9月,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推动构建亚太“互联互通”格局;从成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日益成为新理念提出者、新模式探路者和全球公共产品提供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崔凡说,中国对外开放已经站上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在拓宽开放大门的同时,着力加强开放规则和制度建设。
从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更注重改善营商环境;从促进出口,到扩大进口,推动贸易更加平衡发展……中国的一系列举措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而是跑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加速度”。
商务部部长钟山日前表示,今年中国宣布的系列开放举措正在逐项落实,今后中国开放力度会更大、水平会更高,中国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发布新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在减税降费方面对中外企业一视同仁,加大惩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力度……开放措施和政策既显示出中国自主开放的力度,也让外国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今年1至8月,包括新加坡、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在内的国家对华投资金额增幅明显,其中,美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23.6%,东盟国家同比增长27.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26.3%,扩大开放的成效正不断显现。
“今年我们将在中国新建两个研发基地,立足中国为全球市场研发产品。”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乐说,“我们看好中国这个市场的潜力和未来。”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新闻推荐
国务院国资委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中央企业生产经营稳步提升,经济效益持续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