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培训贷:, 你以为在面试,其实是在贷款, 校园贷风波还尚未远去,培训贷又肆意生长。不少公司利用与求职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有利条件,与在线借贷平台签订协议,“套
许莉芸
承诺月薪过万无果反被贷款2万多
小宇(化名)来自山西一座小县城,去年底他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招聘技术人员,无门槛,包教包会,轻松月薪过万”,这样的字眼让只有高中毕业的小宇很心动,于是他联系到了这家北京公司在太原的分公司,在简单面试后就签下了一份“劳动合同”。当时,小宇并没有注意合同上的具体内容,签完后先在太原培训了C语言,一个月后又继续到北京培训。
他对记者说,他报的课程叫“HTML5课程”。“我们班级有30多人,都是从山西过来北京的。”面试时,工作人员对他表示,培训结束后就推荐工作,月薪一万起。培训要半年多,但小宇只去了两个月,“根本听不懂。”与招聘广告上所说的“无门槛”相去甚远。“从头到尾我都稀里糊涂的,根本没见过这2万元的贷款。”直到有一天催收电话打到小宇家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根据小宇提供的截图信息,他在一家名为“贷贷熊”的借贷软件中借款23800元,每月20日需还款1800多元,贷款期限为24个月。小宇表示,目前还款压力很大,他现在只找到一份月薪三千不到的工作,还款全靠信用卡和跟朋友借钱。
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是“重灾区”
记者了解发现,像小宇这样的人不是少数。记者随机加入了一个名为“培训贷款维权交流群”的QQ 群,群里有465名群友,他们大多数人都曾遭遇“培训贷”,其中一名网友称自己欠款高达12万元。一位广州大学的大三学生小华对记者表示,曾经有两位自称职业规划顾问的人到学校“调研”,称参加他们的职业规划培训可以帮忙找到职业方向,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职场。“6000元的培训费,当时觉得太贵了,对方就说可以办理蜡笔分期。交钱时,还让我录视频,内容是‘我已经知悉所有规则,自愿参加本课程,自愿交费。’”但小华当时连贷款利率是多少都不知道。据记者了解,深陷培训贷骗局的受害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大学生、应届毕业生,他们涉世未深又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从记者与多位培训贷受害者的交流来看,常见套路有两种:第一,求职者轻易将身份证、学历等个人信息递交给公司,公司凭借相关资料向贷款公司贷款;第二种更为常见,求职者轻信“高薪待遇”骗局,在面试中“自愿”贷款,公司以“培训”为由,让求职者“赔了夫人又折兵”。据维权网友提供的材料,涉及“培训贷”的贷款机构有小狐分期、贷贷熊、蜡笔分期、阳光钱包等。针对外界的非议,多家贷款机构称合作的培训机构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和资质情况却难以把控。对此,记者咨询蜡笔分期客服,对方表示,关于合作培训机构筛选的条件,需机构提交资料,由公司商务人员与之沟通。当被问及培训课程质量差、培训机构没有资质等问题时,该客服人员表示,公司可以为学员办理退学退费,“培训质量不完善等问题,学员可以和培训机构沟通”。不少提供培训的机构并不具备资格。一位大学生提供资料显示,其参加的一家广州培训机构的经营范围中,并没有计算机培训项目,但学员提供的“培训协议”显示,公司以提供技术培训为由收下的高额培训费都来自贷款。
“专业技能培训”应由企业先行支付培训费用
对此,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樊国民律师认为,这种以招聘为由、以推荐高薪工作为诱饵,让求职者交纳高额培训费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的欺骗性,而让求职者通过分期贷的形式交纳培训费,则属于以招聘为形式、以骗取培训费和放贷业务收取相关费用为目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如果涉及金额较大、危害后果严重的话则可能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樊国民表示,并不存在“入职就要交费培训”的法定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而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按照劳动法实施条例,“专业技能培训”应由企业先行支付培训费用。
对于以就业、培训为名义的骗贷行为,监管早已明令禁止。早在2017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就要求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职业培训机构监管,依法查处“黑中介”和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培训业务等各类侵害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应明确培训机构帮大学生办高利息贷款违法。”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认为,任何培训机构都不应以推荐就业为由,帮大学生办高利息贷款。如果存在培训机构虚假承诺就业骗贷,贷款平台应向培训机构追回款项,而非大学生。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吊销该类培训机构的营业执照。
新闻推荐
近日,在养老金投资管理领域深耕多年的南方基金,联合21世纪经济报道资本研究院出品了《2018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元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