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货币基金收益下跌怎么办? 专家提醒:收益和风险应权衡

淮河晨刊 2018-09-26 16:12 大字

近期,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行。融360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周中,有74只互联网“宝宝”产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25%,连续十周下跌,已跌至去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

但与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货币基金产品买入规模却不跌反升。截至9月18日,场内货币基金总份额为2861.54亿份,较年初增长105.53%。而7月份以来,场内货币基金规模更是加速上升。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货币基金仍然为避险资金的好去处,而从风险、收益和流通性平衡角度看,目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成熟稳定型货基产品,依然值得用户购买。

投资市场整体下行

其实不只是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近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出现大幅下滑,创下了近一年以来的最低收益水平,而P2P理财产品也还处于此前“爆雷潮”的余波中,就连私募行业也未能“幸免”,目前北京、上海及深广38家大型股票私募全部进入亏损行列,无一盈利。

张女士有着多年的投资理财经验,她表示自打今年6月P2P平台曝出问题来,自己就基本不投这类理财产品了,但货币基金会一直坚持购买,她表示:“整体上货基产品的稳健性还是不错的,投资环境不好,规避风险比捞到高收益更重要,收益低点也能承受,苍蝇腿也是肉。”

融360分析师杨慧敏表示,今年下半年,股市、P2P等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波动较大,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而货币基金正是避险资金的好去处。这一点对场内货币基金来说尤甚,因此在权益市场低迷时,货币基金成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的高需求产品。

但行业人士也认为,短时间内大量的个人投资者和资金涌入,恰恰也是造成其收益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保本理财也应防风险

尤其是最近,连大众最熟悉喜爱的余额宝,前两天也出现了跌破3%的情况。那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们应该如何选择货币基金产品?

对此行业人士分析指出,投资者应该多方位考量,货币基金的流动性、收益率和风险三者不可兼得,从三者平衡的角度看,余额宝作为一款有着五年运营经验的产品,安全稳健性尚属行业前列,依然是值得长期投资的产品。

目前,余额宝平台的多只基金收益率相对较低,除了受市场整体环境影响外,业内人士推测这也可能与其相对严格的风控政策有关。根据基金二季报显示,目前很多高收益货币基金产品,仍然使用了“信用下沉、拉久期和加杠杆”的三板斧。这意味着,在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可能会让投资者承担了更高风险。但入驻余额宝平台的基金明显投资标的选择更为谨慎、而且严格控制了债券、存款与存单的信用风险,在投资操作上基本不使用杠杆,同时基金投资组合的剩余期限也较短。

公开数据显示,余额宝目前规模已经突破了1.45万亿,为全球最大体量的货币基金。“对余额宝来说,这么大的规模,防控风险比一味追求高收益率要重要得多”。上述业内人士分析道。

但不少熟悉货币基金的用户认为,货基“稳赚不赔”,其风险性可忽略不计。对此,行业专家纠正,近年来债券违约频发,不少信用风险把控不严的债券基金“踩雷”,甚至引起净值大幅下跌,个别货币基金之前也有违约债的情况。这些基金可能短期看来给投资者略高的收益,但风险爆发的时候,却是要投资者为之买单。

谨慎评估类宝宝产品

那货币基金未来的走向会如何?针对这一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北京某中型公募基金经理也说,“货币基金在当前市场还是有它的现金管理和避险功能,是今年投资者规避权益市场调整风险的重要投资品种,随着货币政策宽松边际效应的减弱、短端利率的逐步企稳,未来货基收益率下跌空间并不大,而下半年中秋、国庆节等节假日增多,加上银行季末、年末考核也可能会阶段性造成流动性的结构性紧张,进而导致在某些时段,货基收益率可能会脉冲式上涨一段时间。”

记者留意到,在这个货币基金收益下降的空档期,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类宝宝产品,例如某款养老理财产品,在宣传中就号称“收益率6.8%,秒杀余额宝”,还一度出现了抢购脱销。

对此专家提醒,这类产品属于净值型混合基金,与货币基金本质不同,更没有类比性,投资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分清产品,注意防范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要兼顾收益与风险的平衡,不能片面追求高收益的产品。

此外,行业专家也指出,对于诸如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产品,投资者应该理智对待,从本质上看,余额宝低门槛、流动性强、灵活性强,是互联网时代,小额分散的现金管理工具,不单纯是理财投资的方式。此外也建议消费者,投资注重分散,均衡资产。 据时代周报

新闻推荐

央行开展600亿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600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有1500亿元7天逆回购到期。央行25日发布的公告称,考虑到季末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