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蒜乡”的产业升级之路

四川农村日报 2018-09-11 06:45 大字

稿件来源:孙志平宋晓东

□新华社记者 孙志平 宋晓东

3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6台电脑前客服人员指尖飞舞,仅一天就能成交上千单,上万斤的杞县大蒜从这里发往全国,这仅仅是一家刚刚营业半年的电商蒜企晒出的成绩单。如今在杞县,大蒜经越念越好,蒜里的乾坤越“蒜”越大,大蒜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小蒜头做出大产业带动脱贫致富

河南省杞县是我国大蒜的重要产区,目前全县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总产量超过90万吨,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国市场内有近三分之一的大蒜来自这里。杞县农民王腊月家里种了几十年的大蒜,“蒜价高的时候一亩地能赚个万把块钱,少的时候也有两千来元,杞县人都靠大蒜过日子。”王腊月说。

悠久的种蒜历史和丰富的大蒜资源,使杞县成为大蒜交易的中心。虽然已过了大蒜交易的高峰期,但在杞县晟大物流园里,记者仍然看到进进出出的大货车、三轮车、小推车满载着大蒜,经销商忙碌地卸货、装载。晟大物流园总经理侯俊岭说,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今年以来物流园大蒜交易量已经超过70万吨。

目前,杞县已有150多个大蒜生产专业村,大蒜保鲜与恒温冷藏库650多座,年储存能力达到50万吨,加工能力超过10万吨,此外大蒜贸易企业达130家,专业大蒜经纪人1万多人,每年直接、间接出口大蒜16万吨。在杞县,小小的蒜头已经成长为最大的农业产业,全县有70万农民从事大蒜产业,仅大蒜一项,蒜农人均增收7000元。

不断壮大的大蒜产业也成为杞县脱贫工作最有力的抓手。杞县农产办负责人刘宏伟说,1亩大蒜可产鲜蒜3500斤、蒜薹350斤,种植成本却不到2000元,今年杞县8331户贫困户种植大蒜2.4万亩,仅此一项全县种植大蒜的贫困户就可增收960多万元。

延长产业链 多“蒜”附加值

在杞县的带动下,大蒜成为周边县乡的“香饽饽”,目前杞县及周边地区种蒜规模近200万亩。然而,随着大蒜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市场供求不平衡问题凸显,蒜价涨跌变幅加大,今年还是“蒜你狠”,明年可能沦为“蒜你惨”,如何保障蒜农稳定增收成为一大考验。

杞县电商办主任王海涛说,为进一步拓宽杞县大蒜的市场销售途径,近年来杞县搭建电商平台,提升大蒜电商销售能力。目前在电商产业园已有72家企业,2018年前8月,通过电商销售的大蒜就超过1720万斤。

为进一步打破“蒜周期”,给农民吃下“定心丸”,杞县还加大大蒜科研培育,以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蒜头从农货变成了商品。在杞县潘安食品有限公司,经过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大蒜被加工成黑蒜、大蒜切片,提取了大蒜素、大蒜油,远销海内外。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大蒜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建立了全国先进的大蒜产品研发中心,研发的大蒜航空食品、大蒜饮料投产后将实现大蒜产业的初加工、精加工、高端加工、冷链物流和创业就业的系列融合。

杞县县长宗家祯说,杞县围绕“大蒜”产业,逐步形成种植、交易、储藏、研发、加工、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增加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大蒜种植业成长为大蒜产业,带动农民加快脱贫致富。

(据新华社郑州9月4日电)

新闻推荐

百度搜索事件光道歉是不够的

浙江的周小姐想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看鼻炎,通过百度搜索被引入民营的上海复大医院。在这里,周小姐花了近万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