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端着”的知识越来越没有市场
网红经济学家薛兆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本科生薛兆丰学的专业是应用数学。其中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向就是经济和管理。有一次听到同学们转述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提到人类最伟大的三项发明是火、车轮和中央银行。他深受震动:火可以熟食,车轮让运输成为可能,中央银行何德何能,可以与这两个发明相提并论呢?好奇之下他到图书馆找来经济学的书读,他把萨缪尔森的经典作品《经济学》仔细看了两三遍,还买了英文原版看。见识到经济学魅力的薛兆丰感到,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历史都很重要,但总有一种茫然。“直到接触到经济学后,忽然觉得经济学的解释能力是最犀利的,它的科学性、逻辑性也是最强的,当时就深深地被这门学问给吸引住了,觉得这把“剑”跟别的“剑”是不一样的。”之后,薛兆丰在美国获得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
从2010年起,薛兆丰每年在北京大学讲授《经济学原理》。学生经常给他反馈:“没想到经济学是这样的!”“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我上过很多次经济学课,但这次很不一样。”对此,薛兆丰并不觉得奇怪,“我自己就是在亲身经历过经济学带来的震撼和快感后,才渴望把它再传递出去的。经济学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人的认知和判断,至今主要还是靠直觉和短距离的人际关系来驱动,但人的身体和际遇,却早已置于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中。这两者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聪明绝顶的社会达人,对复杂社会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幼稚的阶段。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可以非常成功,但要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学习另外一种智慧。”他认为这种智慧可以从经济学中获得。
2017年,薛兆丰受邀到互联网平台“得到”App上的音频专栏讲授经济学课。考虑到受众对经济学现象、知识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薛兆丰避开枯燥深奥的经济学理论和令人眩晕的数学演算,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案例,来解释稀缺、成本、价格、交易、信息不对称、收入等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他还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的经济学分析,更实际、更有趣、更深入和彻底地将经济学思维运用于各种实际场景。
这种方式很受欢迎。以至于《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正式上线,70天后订阅数就突破10万。大量网友留言,自己在听课后“思维和视角提升了几个等级”,“思维脱胎换骨”。100多万字讲稿也最终被浓缩梳理成30多万字的纸质书版。从2月到7月底,薛兆丰“得到”上的专栏已有超过27万人订阅,每份售价199元。有人计算,他在知识付费平台的首次尝试,营收就超过5000万元。2018年7月,出现在深圳书博会上的薛兆丰,再次显示了“网红经济学家”令人咋舌的人气。出版社准备的400多本新书直接现场售罄。
在网络上通过音频讲课,虽然很方便很通俗,但会不会只是传播了比较浅陋的部分?毕竟市面上泛滥“段子经济学”。薛兆丰认为,通俗易懂与思想深刻并不矛盾,“衡量一个人对他所讲的知识是不是真正了解,就是看他能不能以清晰而生动的方式,向一位有教养的门外汉把事情说清楚。如果你不能向有教养的门外汉说清楚你的想法,表明你自己也不明白。这个标准并不低,这是高标准。”
薛兆丰认为,知识的深浅轻重,是以理解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准绳的。“没有什么知识是天生就高人一等的……那些只能用来‘端着\’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杨谨烛
新闻推荐
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4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9.1%。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