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抢跑”的三文鱼团标 国际同行定标准需2年、公示2月
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青海西宁召开团体标准发布会。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 图
将虹鳟归入三文鱼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下称“团体标准”)只用两个月就跑完制定全流程,公示时间为3天。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制定标准的正常过程为2年,公示2个月。
8月10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牵头起草的《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出台,指虹鳟为三文鱼,引发海内外争议。从6月初收集资料、7月初完成草稿到8月10日最终发布,团体标准用时近两个月跑完全流程,公示时间为3天。
8月3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就国际上的标准制定原则、人员、流程、用时,以及国内团体标准制定的改进建议等问题采访全球水产养殖联盟(GAA,Global Aquaculture Alliance)亚洲业务拓展总监毕敬桦。
全球水产养殖联盟成立于1997年,是制定最佳水产养殖规范(BAP,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s)认证标准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除制定这套标准,GAA以第三方认证的形式为全球水产养殖企业的苗种场、养殖场、饲料厂和加工厂提供认证服务,对达到BAP标准的工厂颁发相应证书。
BAP标准制定:专家每6个月聚一周,制定过程需两年,公示两个月
BAP标准由GAA技术委员会起草,并由标准监督委员会监督,强调环境责任、社会责任、食品安全、动物福利和可追溯性。BAP标准必须符合原产地国家的标准,一般为强制性标准。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明文规定,虹鳟在食品包装上不得标注为鲑鱼(Salmon),BAP标准就必须遵守这一规定,需要获得BAP证书的企业也必须遵守。
目前,BAP标准共有6个,包括BAP水产加工标准、BAP鱼类和甲壳类养殖标准、BAP贝类养殖标准、BAP鲑鱼养殖标准、BAP孵化场标准、BAP饲料厂标准。
GAA亚洲业务拓展总监毕敬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标准委员会的成员并非GAA员工,与GAA不存在雇佣关系,而是志愿者。成员有自己的专职工作,他们是环境保护、社会责任、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此外还有政府政策制定者。
标准委员会成员每6个月从世界各地聚到一起,利用一周时间讨论标准的起草或修订。内容涉及水产养殖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育苗、养殖、饲料、加工和销售。“原则就是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因为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站出来说话的。”
标准监督委员会起草标准后,标准监督委员会审核标准草稿。经审核的草稿再向公众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在此期间,任何人可对草稿提出意见。这些意见将被反馈至标准监督委员会进行审核,最后通过“一个严格但行业能执行的标准”。
毕敬桦说,新标准的制定,两年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有时需要更长时间。随着行业操作水平的提高,标准需要扩充修改,但这个过程不需要两年。
8月24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多方联合制定 助力行业规范》一文,公示团体标准制定程序。公示称,自2018年6月初起草单位根据国内目前生食三文鱼产品存在的突出问题,收集分析国内外关于三文鱼的相关指标、国际法典等资料,于7月初完成标准草稿。
从6月初收集资料、7月初完成草稿到8月10日最终发布,团体标准用时近两个月跑完全流程,公示时间为3天。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团体标准的公示时间应为15天。但实际公示时间远低于规定的15天。
谈《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制定:制定者越单一,反映的群体利益越集中
对于中国水产养殖和加工标准制定的建议,毕敬桦认为,多元化有助于吸收多方建议。“你要有一个更大范围的讨论,国际上的标准一定是按照这个原则来的。制定者越单一,范围越小,反映的群体利益越集中。”
8月10日,《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出台,指虹鳟为三文鱼。这样的做法引来无数三文鱼刺身爱好者的质疑与愤怒,他们甚至宣称“以后再也不生吃三文鱼了”。由标准制定引起的这般争议,毕敬桦在GAA工作的6年时间里从未遇到过。
同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成立。民泽公司董事长应米燕任三文鱼分会首任会长,荷裕公司总裁吕昕为执行会长。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且不论虹鳟是否可被归入三文鱼的争议本身,团体标准的制定流程除抢跑以外,还不符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中提到的标准起草单位至少包括五个企业、两个科研院所的规定。《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起草单位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以及民泽公司、荷裕公司等13家企业,根本不涉及科研院所。
不过,8月24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官网晒出的参与标准讨论名单、标准征求意见反馈名单和标准审定专家名单3份名单显示,除团体标准起草单位外,这次确实涉及了科研院所。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参与标准讨论的名单上共有24名成员。其中,5位为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其余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成员及企业人员。
5位科研院所及高校专家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王炳谦同时也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技术委员会成员。今年5月,王炳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文鱼不是一个科学名称,这是业内商品名称的统称。虹鳟也好,挪威的大西洋鲑也好,在业内都统称为三文鱼类。因为英文叫“salmon”,音译了叫三文,三文这个名字,不是说大西洋鲑可以用,虹鳟就不可以用。
参与标准讨论的高校专家还有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舜胜。陈舜胜此前在多家媒体上强调虹鳟不是三文鱼,生吃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大。陈舜胜对澎湃新闻新闻记者表示,自己曾受邀参加标准讨论,明确提出“不同意他们对三文鱼的定义,他们没有接受”。
此外,还有2位科研院所成员同时也是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
第二份标准征求意见反馈名单共20位成员,4位为科研院所成员。4位成员中,2位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一位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技术委员会成员。
第三份标准审定专家名单中的5位成员,除王炳谦以外,崔和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其余3位皆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理事。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口三文鱼价格一直较高,挪威养殖的6-7公斤冰鲜大西洋鲑完税批发价是90元一公斤,而龙羊峡等地养殖的4-5公斤冰鲜虹鳟鱼批发价是60元一公斤,差价导致虹鳟冒充三文鱼。
指虹鳟为三文鱼、推荐生食的团体标准,在业内人士看来,其意图就是蹭三文鱼的知名度。
毕敬桦也建议,相关单位应回到本源,先站出来对消费者讲明虹鳟和三文鱼的产地、种名等区别,让消费者形成认知。GAA对三文鱼的BAP标准认证工作已经做了15年。毕敬桦认为,国内虹鳟和大西洋鲑的上游养殖企以及下游加工企业如果要继续发展下去,可以借鉴西方的三文鱼养殖和加工方式——透明化和标准化,例如鱼的产区、种名要明确告知消费者;食品安全上,必须按照生食或熟食的标准加工。“任何企业都要按照高标准、可持续的方式做下去。”而非走“前进一步、退后好几步”的不可持续发展之路。
“帮助消费者建立正确的认知需要时间。为消费者提供准确正确的信息,对每一个水产从业者尤其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渠道端来说义不容辞。” 毕敬桦说。
新闻推荐
梁发芾对于未来的养老保障来说,仅仅依靠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显然是不够的,如果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不能充分发展,形成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