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须做好“防雷”工作
金融观察
首先,公募基金应潜心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做到“三不碰”,即对于垃圾股、受到市场质疑的股票,以及走势怪异的个股坚决不碰。
“史上最穷”上市公司*ST华泽,近年来丑闻层出不穷。因涉嫌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违法犯罪行为,该公司被证监会移送公安机关。丑闻缠身之外,*ST华泽估值遭遇多家基金公司下调为0.00元的尴尬,这是A股历史上首只估值归零的个股。
因上市公司出现重大利空或股价持续大幅下跌,公募基金将持仓股票估值进行调整本是件寻常事,类似案例在A股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像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多家基金公司将*ST华泽估值调整为0的,实在非常罕见。
*ST华泽估值归零,主要由于其基本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ST华泽几近被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掏空,其2013年报、2014年报以及2015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的违规行为,且2015年至2017年连续巨额亏损。再加上*ST华泽被暂停上市,因此基金公司将其估值归零,或是认为该公司最终将被退市,并且日后没有任何清算价值。
另一方面,*ST华泽停牌前报收于3.31元。基金公司将其估值归零,或亦有防止投资者通过基金进行套利以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等方面的考虑。如果估值定得过低,*ST华泽股价最终没有归零,同样存在套利风险。
工银瑞信、景顺长城等基金将*ST华泽估值归零,背后是旗下基金“踩雷”后的无奈之举。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ST华泽股票的公募基金多达18只,二季度末,持有该股的基金仍然高达15只。今年3月21日该股复牌以来,*ST华泽连续26个交易日跌停,其股价从12.5元跌至3.31元。可以说,踩中*ST华泽“地雷”的公募基金不在少数。
公募基金“踩雷”,在当前的A股市场上已经成为常态,但这种“常态”并非正常。公募基金频频踩中上市公司的“地雷”,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今,公募基金投资,越来越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精细化特征。细化的结果是,每个行业的上市公司都有相关的基金进行配置,一旦发生股市“黑天鹅”,公募基金“踩雷”变得不可避免。
公募基金“踩雷”,还有上市公司重组失败方面的原因。此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败后,出于对再次启动重组的预期,复牌后其股价往往会继续上涨。现今,这一“老黄历”已经失灵。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败后,等待股价的往往是持续大幅下跌。
公募基金“踩雷”,最终的结局是多输。不仅基金公司的声誉受损,相关基金的净值下滑,也会影响到持有人的利益。而且,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频现“踩雷”,投资者也会对这家基金公司敬而远之,基金公司的利益同样会受到波及。
正因为如此,对于公募基金而言,如何防止“踩雷”就显得尤为必要。首先,公募基金应潜心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做到“三不碰”,即对于垃圾股、受到市场质疑的股票,以及走势怪异的个股坚决不碰。其次,公募基金投资前须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工作。调研工作做到位,就能了解到上市公司的许多重要信息,而某些重要信息,将能左右基金是否出手投资,或因之能避免“踩雷”悲剧的发生。其三,公募基金不可为了业绩与排名,为了个人的利益盲目进行投资。每年年底,某些基金为了业绩与排名,往往会盲目大举增持或拉抬某些个股,如此投资,隐藏的风险不言而喻,其中就包含“踩雷”风险。
□曹中铭(财经评论人)
新闻推荐
7月A股市场小幅反弹,受宽松政策信号增多刺激,金融地产板块表现格外活跃。Wind数据显示,7月沪深300金融地产指数上涨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