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股市投融资困局?
■ 刘柯
从前期小米CDR暂缓,到最近南京银行140亿再融资被否,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看,并不是个案。这至少说明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已经反过来影响到了一级市场的IPO和再融资,谁都不想犯众怒。
不过,监管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作为A股市场存在的主要任务,如果融资功能被边缘化,那整个市场也有可能被边缘化,除非指导思想出现逆转。
如何破解这个本是相辅相成现在却相恨相杀的投融资困局?一句话,只能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当年国有股法人股股权分置改革,也就是股改,压力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怎么解决的?是伴随着一波大牛市,问题迎刃而解。从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也可以看出,只有持续不断上涨的牛市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才能实现投融资的双赢。没有一个跌跌不休低迷不振的市场能大规模融资,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市场规律,要想“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在哪儿都行不通。
A股现在有没有解决相恨相杀投融资困局的条件?应该是有的。为了维持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为了抗御进出口贸易战的外围压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经开始双双发力,不管精准滴灌也好,大水漫灌也罢,实质性的宽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这种“放水”的情况下,又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我们知道,房价最近十年的上涨其实就是M2十年扩张的转移,从当年的“4万亿”开始,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流动性堰塞湖。现在又要有类似的“4万亿”了,但这些流动性又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基建可以“补短板”消耗一些,但整个社会资金不可能全部直接进入国有资本大量把持的基建领域,间接进入的渠道也不是很通畅,多余的流动性还是需要寻找出路,“股权增值”必须成为一个新的分流资金渠道,而且有条件成为新的主战场。
政策面已经开始出现了蛛丝马迹的微妙变化。上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通过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主体,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无独有偶,国务院国资委也于日前发布了《中央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强调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或严重不良后果的要被终身问责。什么叫国有资产损失呢?国有股权价值的损失叫不叫国有资产损失?这些政策是不是已经在为国有股权增值保值做铺垫?为什么要出台这些政策?是不是为以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变做准备?这些问题都值得大家关注。
前面说了,A股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以前是扩大融资,现在由于市道低迷而难以为继或者说捉襟见肘,下一步怎么办?会不会转向提携国有股权增值,A股的国有股市值几乎有18万亿,而且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进程还会加快,如果A股上涨,带动的国有股权增值效应事半功倍,聪明的人是不会看不到这一点的。后面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推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18〕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