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黑天鹅”背后为何常见公募基金踩雷?
■他山之石
■曹中铭
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纸通告,让深市中小板挂牌公司的造假行为曝光。根据通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长生生物开展的飞行检查中,发现该企业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为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该企业药品GMP证书,责令停止狂犬疫苗的生产。
2015年12月,长生生物作价55亿元,借壳江苏的上市公司黄海机械上市。此次出现“疫苗门”的为长生生物旗下的全资子公司长春长生。长春长生是一家从事人用疫苗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长生生物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5.53亿元,而长春长生疫苗销售的营业收入为15.39亿元,占比高达99%。而在长春长生的疫苗销售中,2017年狂犬疫苗销售额为7.34亿元,占上市公司当年营收的47.26%。因此,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在上市公司的营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长生生物GMP证书被收回,狂犬疫苗停止生产,将对长生生物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受长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的影响,7月16日长生生物开盘即“一”字跌停。而且,当天该股成交稀少,尾盘时其封盘量则近9000万股。由于疫苗造假,长生生物的跌停或许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弱势行情下更是如此。
长生生物股价跌停,利益受损的不仅仅只有中小投资者,为持有人理财的公募基金同样置身其中。根据长生生物的一季报,截止一季度末,共有包括长信医疗保健行业在内的11只公募基金持有该上市公司的股票。而从持股市值占相关基金的净值比例看,除了长信医疗保健行业外,另一家市值占比超过4%的公募基金为富国天瑞强势精选。如果长生生物跌幅持续放大,那么将对上述两只基金的净值产生较大影响。
毫无疑问,长生生物产品造假堪称股市发生的又一起“黑天鹅”事件。而值得关注的是,对于股市“黑天鹅”事件,公募基金似乎从来都不会 “缺席”。公募基金频现的踩“雷”现象,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声誉,也严重影响到基金持有人的利益。
公募基金频频现身股市“黑天鹅”,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其一是投资相关行业的行业性基金越来越多。以往公募基金投资范围较为广泛,除了那些披“星”戴“帽”一族外,相关基金什么样的行业股票都可以投资。如今,基金投资越来越细化,越来越注重行业性。比如有专门投资医疗、医药行业的基金,有专门投资房地产行业的基金,有专门投资金融行业的基金,由于这类基金都是“定向”投资,因而只要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发生“黑天鹅”事件,我们就能看到有相关基金踩雷。
其二,上市公司方面的原因。像长生生物此前也出现过产品问题,如2017年11月,长生生物另一个疫苗产品——百白破疫苗被原食药监总局通报在药品抽样检查中,检出其某批次产品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此次出现造假问题引发股市 “黑天鹅”,市场其实不应感到意外。此外,像皇台酒业因库亏金额巨大,尔康制药财务造假等,都引发股价大幅下跌。
其三,因市场质疑引发的“黑天鹅”。如去年5月份,有公众号发文《神雾集团:对不起贾布斯,我用你的套路实现了你的梦想!》,质疑神雾环保利用关联交易实现业绩增长、2016年年报现金未正常回流及毛利率过高等问题,导致“神雾系”两只股票神雾环保、神雾节能股价闪崩并双双跌停,投资者的损失是不言而喻的。
其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失败引发的股市“黑天鹅”。以往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基本上都能引起股价的上涨。即使是重组失败,出于今后重组的预期,复牌后股价仍然会出现上涨,但随着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常态化与普遍化,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已有“麻木”之感,重组失败后不仅股价不会上涨,反而会演变为股市“黑天鹅”,也导致寄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防范股市“黑天鹅”,需要潜心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做到“三不碰”,即对于垃圾股、受到市场质疑的股票,以及不熟悉的个股坚决不碰,并奉行价值投资理念。
新闻推荐
聚焦此前一段时间,在去库存形势下,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是我国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