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银行业协会联合41家机构发布催收债权公告——让严重失信债务人寸步难行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7-20 12:27 大字

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联合4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首次发布了对140家严重失信债务人公示催收债权的公告,一时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那么,该公告将如何发挥作用?严重失信债务人将面临何种惩戒?银行业失信惩戒机制建设接下来将如何推进?记者就此采访了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

“近年来,部分债务人违约、个别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严重侵犯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也易引发金融风险。 ”银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发布的公告直接目的是督促有关债务人、担保人依法依约履行法律义务和合同,同时增强各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 ”该负责人说,在此基础上,还将开展联合惩戒工作,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如何惩戒?据介绍,银行开展新业务时将参考上述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若企业位列其中、没有依法依约清偿贷款本息,很有可能无法从相关银行乃至全国银行业获得新增授信,银行也不会为其开立新的结算账户,其法定代表人在办理个人信用卡时也将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之所以选择“公告”形式,而非银行内部 “黑名单”、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形式,目的在于将防范关口前移。

“黑名单通常仅供银行内部使用,公告则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产生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公告则具有时效性,各家银行第一时间自主申报失信企业信息,经银行业协会核实确认后便向社会公示。 ”该负责人说。

具体来看,此次公示的名单共涉及140户债务人,涉及本金181.5亿元,利息68.1亿元,本息合计249.6亿元;债务人地域分布涉及26省(市、自治区),浙江省、福建省申报较多,分别达19户、14户。

据介绍,下一步银行业失信惩戒机制建设还将迎来一系列新举措。一是银行业协会将适时发布《严重失信债务人信息管理办法》,规范失信债务人信息管理工作;二是适时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信用中国网)报送严重失信债务人信息,扩大其公示催告范围;三是编辑出版逃废银行债务典型案例,集中通报银行业严重失信债务人逃废银行债务情况。

“对于严重失信债务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我们将集中向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提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刑事自诉等措施依法维权,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该负责人说,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长期而系统,银行业协会还将积极推动 《失信惩戒条例》等信用立法工作。

据《经济日报》

新闻推荐

从去杠杆到稳杠杆 这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意味着什么?

年初时,我对人民币汇率做的预判是:“2018年人民币可能会有波幅扩大的“意外”,但这种意外应该还是在6.05和6.9的上下沿范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