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为何选择下限定价:预留获利空间 也降低破发概率
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在香港的IPO发行价最终定在17港元/股,这是小米此前给出的17至22港元招股价区间的下限。此外,《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称,小米IPO公开发售方面,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倍数逾8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
那么,超额认购倍数逾8倍,算不算高?小米IPO为何选择下限定价?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IPO的公司不同于A股,没有最高23倍PE的限制,全由市场来自由定价。
渣打银行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港股IPO定价是遵循市场化原则,根据簿记建档情况,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协商确定的。
“小米的发行情况不算好,跟其他热的项目比起来,逾8倍太少了。”一位香港券商人士对澎湃新闻记者说,有些机构下单的时候,是有价格条件的,“比如,如果是下限定价,我就认购,不然就不认购。如果小米定价太高,很有可能是不够订单的。”
另一位香港券商人士也称,港股IPO价格由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认购情况确定,承销商会给出估值区间,17港元-22港元对应的就是小米539亿-697亿美元的估值的价格。“当然,这一估值区间离最初的估值已经相去甚远。”该人士称。
此前,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银行、中信里昂证券、瑞信等多家机构普遍给出800亿至940亿美元的估值。
6月25日,在香港举行的小米全球发售发布会上,雷军说,自己不是很纠结小米到底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小米是全球罕见的既能做硬件,也能做电商,也能做互联网的全能型企业。所以他认为,小米是一个新物种,在未来,小米具备巨大的成长空间。在香港路演时,雷军还笑称小米的估值应该是“腾讯乘苹果”。
就目前539亿-697亿美元的估值,市场依然觉得贵。
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对澎湃新闻记者说,小米的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估值已经超过国际上顶尖的高科技公司,包括苹果、特斯拉等。“小米还是在讲故事,但让投资人买单是另一回事。”
对于发行价最终定于17港元,也是发行区间的下限,寰盈证券首席策略师赵璞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这说明小米对于自己的估值较为保守。“这意味着小米愿意为投资者预留较大的获利空间,同时也降低了破发的概率。考虑到一般认购资金中都有不少杠杆资金,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小米作为本年度最热门的新股,正常来说杠杆资金会更多,当前的认购倍数其实并不算夸张。如果本次小米执意要上限定价,一旦开盘破发,对投资者影响会很大,承销商也未必愿意。”
在赵璞看来,虽然公开认购获超8倍认购,但机构投资者的认购价格普遍位于区间中下,甚至有机构给出18港元的封顶价格。这其中的原因,或有市场担心老股东和员工大举抛售老股套现,令公开市场做“接盘侠”的考虑。
“不可忽视的是宏观环境的变化,上半年美元走强、美联储持续加息,香港的流动性不断收紧,6月Hibor港元银行间拆息已经来到十年最高点,同时2018年上半年香港IPO数量居全球首位,募资超过500亿港元,也进一步收紧了流动性,影响小米的估值和认购价格。” 赵璞说。
根据招股说明书,小米此次在香港首次公开招股计划发售21.8亿股股份,其中65%属新股,35%为旧股。小米计划于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若按17港元的价格,意味着小米将募集到47亿美元(约合370.6亿港元),2018年预测市盈率为39.6倍,2019年预测市盈率为22.7倍。
彭博的消息称,小米国际配售部分录得大幅超额认购,金融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 )旗下一家基金认购小量小米股份,但未提及认购金额。另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及美国资本集团(Capital Group)亦分别认购了6亿及5亿美元小米股份。小米招股前获7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总值5.48亿美元股份,以中资机构为主,包括CICFH Entertainment(中投中财娱乐)、中移动(00941)、高通、保利、顺丰及招商局等。
不过,公开发售方面,小米则明显预冷。《香港经济日报》的报道指小米共接获约11万人认购,超额认购倍数逾8倍,冻结资金约230亿港元。
港媒的数据显示,耀才证券等6家券商为小米集团预留约1300亿港元备战孖展(保证金)。其中,耀才证券预留最多600亿港元、海通国际预留约200亿港元、辉立证券预留约200亿港元、信诚证券预留约140亿港元、国泰君安预留约100亿港元、时富金融预留约80亿港元。
截至6月28日中午截止孖展时,时富金融及辉立证券被投资者抽飞(取消认购)约17亿港元。14家券商累计借出孖展逾97亿港元,相当于超购3.06倍。而业界此前普遍预期小米超额认购约5倍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
小米孖展募集情况
与此前五只在港IPO的新经济股票相比,小米正式启动招股后的市场反应确实显得非常冷淡。
据港媒报道,6月25日,11家香港本地券商共录得仅74.72亿港元的孖展认购额,以在香港公开发售集资额23.98亿港元计算,超额认购仅2.12倍。6月26日,10家本地券商则累计录得59.44亿港元的孖展认购,超额认购1.48倍,远远落后于市场预期。
近年在港新经济股上市表现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记者刘开雄)国家外汇管理局29日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5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逆差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