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降准后股市反应A股为何与降准反向而行?
A股再度视利好为无物。一个没有赚钱效应跌跌不休一味圈钱的市场,怎么可能吸引增量资金?如果不改变重房轻股的价值取向,再放水对资本市场都是杯水车薪。
■ 刘柯
周末央行如期降准0.5个百分点,舆论一片赞美之声,直呼央妈才是亲妈。更有细心人仔细算账,降准将给市场释放7000亿流动性,而这7000亿还是基础货币,乘数效应将给市场带来3万多亿的增量流动性。这下,股市就可能有钱了。
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25日,“7000亿”仅仅给上证指数带来一个高开,然后便是持续下跌,沪指最终跌幅达到1.05%。有人戏称,没有降准,股市可能还跌得没那么厉害。
降准不是为了股市,7000亿也好,3万亿也罢,能流入股市的微乎其微。从25日的实际情况看,可能不仅一分钱都流不进去,倒可能让股市再次形成溢出效应。一个没有赚钱效应跌跌不休一味圈钱的市场,怎么可能吸引增量资金?进来一个割一个,进来两个割一双,人家不是傻子。再说,降准一是为了支持债转股,二是扶持小微企业,哪有支持资本市场的说法?乐观的投资者似乎有点自作多情了。
从25日A股的实际情况看,降准最受益的银行股率先下跌,让人大跌眼镜。有人说降准0.5个百分点银行利润整体会增长0.6%,再加上债转股对银行也算利好,银行可以将不良资产转换成股权出售,从而获得流动性,因此银行股业绩将加速增长,股价可能由此爆发,率领上证指数收复3000点,但结果却是向下,匪夷所思。降准降得银行股都不涨,A股怎么可能上涨?
从悲观的角度看,很多人会认为央行在这个时候逆全球而动继续扩张货币,是不是因为实体经济太差而不得已为之。降准的一个负面效应居然是人民币大跌,25日一天就大跌400基点。汇率波动会不会引发资本大量模外流?我们现在是不是只有降准这一招了,未来怎么办?各种因素困扰之下,股市敏感地反应了未来的预期。有意思的是,A股应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但难以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红利。能放大宏观经济的悲观预期,一有风吹草动率先“表演”的绝对是A股。
其实,类似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今年4月央行就降了一次准备金,那次还是降的1个百分点,只不过要换到期的MLF,所以实际投放是4000亿流动性。即便如此,悲观预期下的股市依旧反向表演,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因此,这次虽然是有点普降的味道,但市场的预期依旧悲观。在熊市之中,任何一个利好都会被市场解读为利好出尽是利空,就像牛市之中任何一个利空都会被解读成利好。美国股市就是典型,加息算不算利空?人家不是也照样涨。
还有一个看法,是这次央行降准的流动性大多又会被房地产截流,降准利好房价而不是股价。这种观点的拥护者不少,而且最终也成为了现实。从2015年以来房价的大涨,就是伴随着国内一次又一次的放水,然后股市却连跌了3年。市场有钱,但都去炒房,而且能赚钱,于是形成虹吸效应,股市越跌越赚不了钱,流动性就会不断抽出进入能赚钱的领域。所谓资本洼地的说法,其实就是自欺欺人,市场经济永远是一分钱一分货,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有便宜的理由。如果不改变重房轻股的价值取向,再放水对资本市场都是杯水车薪,最关键的是要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在全球即将告别货币宽松的时候,留给央行降准的空间其实也不多了,以后可能考虑的是要不要加息,一旦加息,闻利空而色变的股市岂不是更惨?
新闻推荐
去年以来,长沙出台多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但部分炒房者为了获得长沙购房资格,采用购买格子铺和杂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