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回击 中国对美国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兰州晚报 2018-06-19 02:18 大字

据新华社电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这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对其余商品加征关税的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解读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16日表示,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美方做法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有悖于中美双方经贸磋商已达成的共识,严重侵犯我方合法权益,损害我国国家和人民利益,中方坚决反对。

美方对我上千种、金额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关税,将实质性改变这些商品的对美贸易条件,影响这些商品的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为此,对于美方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上述紧急情况,中方按照国际法基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及授权,决定对自美国同等金额进口商品实施同等程度的征税,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注意到,美方发表声明称,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美国将继续追加额外关税。对此,中国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评论

美国单边主义失道必然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近期以来,美国在贸易领域不守信义、出尔反尔,对主要贸易伙伴强行加征关税,不断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引发国际舆论广泛批评与担忧。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损人害己,给世界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打击之后,世界经济经过多年缓慢复苏,逐渐展现生机,主要经济体均出现增长势头。但是最近

美国不断挑起贸易争端,给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风险

和危害。

国际社会早已取得共识:维护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建立的多边贸易体制,是支持多边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近期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违反了世贸组织最基本精神和原则,严重影响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瑞典咨询机构“二十一世纪新前线”创始人丹尼斯·帕姆林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使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失控危险。德国知名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认为,美国加征关税的保护主义行为,是对世界贸易规则的践踏,将摧毁各国对贸易规则的信任,让所有国家受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表声明强调,广泛限制进口可能会削弱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与美国贸易措施相关的金融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会对一系列国家产生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再度警告,贸易战中无赢家。

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已招致多方反制。欧盟成员国本月14日一致同意对总额约32.4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宣布7月1日起对总值约128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墨西哥于6月初对部分美国商品开征最高税率25%的关税。在美国政府公布对华500亿美元商品加征额外关税的清单后,中国政府立即发布了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

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打击了全球复苏信心,为世界经济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也将伤及美国经济自身。彭博新闻社研究报告显示,假设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令全球关税水平提高10%,2020年全球贸易额将萎缩3.7%,全球经济规模将因此缩小0.5%。欧洲央行分析认为,如果美国点燃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战,世界经济产值可能出现高达1%的降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来自贸易伙伴的一连串报复措施,将会抑制美国国内外投资,同时可能中断全球和区域供应链,对美国跨国企业造成破坏性影响。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日前指出,当今时代,发起贸易战不符合全球利益。我们呼吁各国采取共同行动,坚决制止这种过时和倒退的行为,坚定捍卫人类共同利益。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日益交融的背景下,单边主义是零和思维,结果必然是损人害己。作为“地球村”的共同成员,各方有义务维护、遵守包括世贸组织规则在内的多边体制,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化解分歧,摒弃单边主义行为,从而助力本国和世界繁荣与发展。据新华社电

新闻推荐

仍处风险消化期

■券商观点■国泰君安李少君A股市场仍处于风险消化期,仍需以防风险为主。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政策转向的可能性:经济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