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资源有效配置指日可待

金融投资报 2018-06-19 01:11 大字

■基金观点

■东吴基金 程涛

不知不觉中国的公募基金已经20岁了,从0到12万亿的规模,公募基金为中国证券市场机构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这一趋势是不可逆的,中国的公募基金还是朝气蓬勃。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历史来看,其机构化率达到了80%以上的水平,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我的投资观来讲,我一直认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要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证券市场并非赌场,而是要把资本配置到优秀的上市公司身上,让它为社会产生更多的财富来回馈投资者,显然这一职能要靠机构投资者来完成,大幅度提高机构化率是我们这代投资人的使命。回顾2000年以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从老八股到深圳本地股,从炒作题材股到坐庄,散户化特征明显。自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公募基金的发展,价值投资的理念开始逐步扩散,根据基本面研究来对股票进行定价逐步得到投资人的认同,走到K线图背后做研究成为一种流行语,而后的2007年的大牛市使得公募基金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至此公募基金开始拥有了证券市场的话语权。

近年来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随着陆股通的发展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公募基金的国际化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QFII和QDII的双向交融延伸到沪港通和深港通,国际化的投资理念和定价方式进一步得到认同,估值方法更加成熟,特别是2017年一波蓝筹价值股行情的上涨,价值投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公募基金在整个的机构化进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合理的估值方法,甄选优质的上市公司构建基金组合,成为大多数公募基金的投资方式。

我做投资十余年,时常试想这样一种情景假设,公募基金通过买入低估的优质资产,使得其逐步向合理估值靠拢,从而使得价格最终趋近与价值,优质公司可以以合理的市盈率募集资金,资本开支继续投向优质项目,这样资源合理的配置到了优秀管理层手中,为投资者进一步创造财富,股价也随着价值增长进一步攀升,这样一种良性循环才是资本市场的本质。尽管中国现在的资本市场仍然难以称得上成熟,但是我相信随着公募基金的发展,机构化率的进一步提升,价值投资理念最终将为大众所接受,资本市场的定价权最终将被机构投资人牢牢把握,从而为资源有效配置铺平道路。

新闻推荐

国际油价15日下跌

美国原油产量持续上升,国际油价15日收盘下跌。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美国运营的油田钻井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