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股海冲浪 你得知道水有多深(上)

青岛早报 2018-06-17 06:24 大字

股海冲浪,需要有过硬的本领,也就是说能够享受资本市场红利的投资者,只靠拼胆量肯定是不行的,必须拥有适合自己的而且符合市场规律的投资模式。

早些年,在岛城股票投资圈里,提起黄联生老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作为特邀嘉宾主持过青岛电视台和青岛经济广播电台财经栏目的“一周股市”节目。也可能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吧,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大动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在1992年就参与了股票操作,也算得上中国股市的第一批资深股民了。在经历了资本市场数轮牛熊交替,股市的涨涨跌跌、风风雨雨,练就了他过硬的冲浪本领,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成熟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

在记者眼里,黄联生老师为人低调,操作风格稳健,颇具大智若愚的气质。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关注中国的资本市场,研读了多位世界投资大师的经典专著,可谓自学成才,并在1996年编著出版了股票技术分析书籍—《股市预测与操作》。黄老师不仅关注股市,还研究期货、期权等资本市场衍生产品以及与国家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他喜欢投资、热爱投资、专注投资。前年退休后,黄老师仍活跃在资本市场一线,每天看行情做功课,还经常与岛城投资高手交流切磋,享受着资本市场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的红利。

近日,记者采访了黄老师,他谦虚地说自己不算高手,资本市场是藏龙卧虎的地方,很多精英并无显露罢了。在记者的坚持下,黄老师讲述了自己的投资心得。

跟随历史潮流与股市结缘

记者:黄老师您是怎样与股市结缘的?

黄老师:这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市场也逐步对个人投资者开放。记得当时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曾这样记载着 “深发展”(现在为平安银行代码000001)的发行困境:深发展发行原始股时自愿购买的人很少,政府就要求党员带头,以支援国家建设。有的单位为完成发行任务,要求员工认购,凡认购者个人出资一半,单位补贴一半,非党员每人认购1000股,党员必须认购2000股。

但股份制改革浪潮的发展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后来到1990年底上交所成立时,股票已迅速被老百姓所认识,深发展股票已经增值了上百倍,当时无论是响应国家号召还是稀里糊涂买了深发展股票的人,成了最大的赢家。

我与股市的结缘也就是关注到了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变化,跟随了历史潮流而已。

A股走势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记者:从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100点开市到现在3000多点,已经28年了,您全程参与和跟踪了A股市场的变迁,对于当前市场状态和未来的趋向,您是什么观点?

黄老师:股票市场毕竟是风险投资场所,这里所谈到的无论是对股市过去状态的认识,还是对未来趋势的看法,仅仅是一家之言或个人的经验之谈,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想在股海里冲浪,你得知道水有多深。为了尽可能的准确判断股票市场的当下状态和未来的趋势,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我把上证指数在1990年以来的历程以及未来五六年的运行,分为四大阶段,可参考上证指数走势图。充分了解和认识前三个阶段的涨跌因缘,基本上就可以把握第四个阶段的发展动向了。

第一阶段大致时间在1990年-1996年初,这是资本市场发展初期阶段,显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

在这个阶段内,经历了几个大起大落的市场状态。比如,1992年5月20日收盘指数为616.99点。收市后,股市管理层发布了一条消息,即股票市场对全国投资者完全放开(这之前是有条件开放),结果股指由600多点暴涨到最高1334.98点。由于先前介入股市者一夜暴富,随之引来了股票持有者的套现潮,大量抛售,使得股指大幅下跌,至1992年11月份,氯碱化工新股发行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股指也回落到300点附近。但与此同时,全国新设立的股票交易营业部,迅速由上海本地扩张到全国各地,大量的新股民涌进市场,再次出现股票供不应求状态,由此在1992年底至1993年初,产生了中国股票市场第一波真正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大牛市行情,由于新开户股民的蜂拥而入,使得沪指从386.85点起步暴涨到1558.95点。之后股市管理层加大加快了股票供应,随后股指由涨转跌。这一阶段约为七年,股指均位在750点附近。股指的涨跌,基本是由市场供需状态决定的,而且无论上市公司绩优还是绩差,几乎与指数同涨同落,很难找到合理的投资逻辑。

比如,现在被市场认可的青岛本地绩优股青岛海尔,在1993年7月底照样由上市之后的14.8元跌到2.6元的低价。之后,股市管理层出台了 “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对市场的利好政策,股指井喷,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青岛海尔股价冲到9.45元,涨幅高达3.64倍。

第二阶段大致时间为1996年-2005年底,可认为是资本市场逐步规范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

时间长达九年,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先牛后熊。牛市起因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企解困是国家头等大事,加之国家对高科技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的产业政策,催生了一波绩优股和高科技股的大牛市,沪指从500点起步涨到2001年的2245.43点。之后,由于高科技网络泡沫的破灭、加之IPO发行力度的加大,以及股权分置的困扰,是2001年后股市由牛转熊的主要原因。

这一阶段持续九年,股指均位在1500点附近,比前一阶段提升幅度为100%。在这个过程中个股的涨跌幅度出现明显的分化,市场开始重视绩优股的投资回报。市场终于迈出了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第三阶段大致时间为2006年-2014年,这是资本市场大刀阔斧改革和十倍牛股层出不穷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

经过前一阶段漫长的熊市下跌,2006年开始由熊转牛,根本原因是管理层推出股权分置改革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即通过对价解决了A股全流通难题,由此催生了从998.23点起步,直奔6124.04点的一波大牛市行情。与第二阶段最大的不同是牛市来去匆匆。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一阶段的牛市动力来自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那么随着上市公司实施对价的家数接近尾声,牛市上涨动力逐渐消失,加之较短的时间由998点推升至6100多点,巨大的获利回吐压力和2008年由美国次债危机演化而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同样对我国经济以及A股市场造成了不利影响,加剧了股指下跌的力度。

了解了第二和第三阶段牛市形成的动因,就不难理解第三阶段牛市来去匆匆的真正原因了。这一阶段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在其后半段,即从2012年12月份,创业板指数创下585.44点后,很多创业板个股跑出了十倍牛股。比如,网宿科技,自2012年以后曾有过40多倍的股价增幅,至目前依然是24倍多的增幅。显然,绝大多数十倍牛股是由于这些公司的高成长性所决定的。那么,寻找和发现高成长性的公司,才是股市理性投资的重要保障!

第三阶段时间约八年,股指的均位在2500点附近,比第二阶段提升的幅度降为66%。

(注:此稿分上篇和下篇,未完待续)本版撰稿记者杨忠升

新闻推荐

杭州约谈58同城等3家网上房源发布平台 涉发布虚假房源

新华社杭州6月16日电记者16日从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获悉,针对相关网上房源发布平台发布失实信息的情况,杭州市住保房管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