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房价与洗钱 出来混 总是要还的
影视圈是个神奇的存在吗?还是,它们不过是宏观经济中“神奇”的一环?
关于票房这件事的起起落落
说起娱乐文化圈,总要说说电影,毕竟,通常而言,电影是娱乐文化圈里集大成者,无论是从艺术上、投入上、人员上、收益上、影响力上,均是如此。
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从2006年算起。到上世纪末,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还不到10亿元。本世纪,中国电影才可算是渐渐迎来了“大机遇”“大发展”。2006年以后,票房收入增加,改变了过去虽然市场巨大、民众需求甚广,但电影市场被美国电影、香港电影几乎一统天下的境况。
2009-2010年,电影产业迎来大繁荣,2010年票房收入同比增长率高达64.5%。其后增长率放缓,直至2015年。
2015年被称为中国电影的“奇迹年”。首先,票房又迎来“高潮”。根据广电总局数据,全国票房438.4亿,同比升48.6%。人次12.6亿,同比升51%。单影院年票房同比增近百万,单银幕年产出同比增21.1万,创出五年新高;不仅如此,国产大片第一次在票房体量上与好莱坞站上同一个台阶,国产片份额力压进口片,《捉妖记》超越《速度与激情7》勇夺票房冠军;而背后也是光怪陆离,院线为补贴狂录假票房不是个案,票房口碑倒挂的情况屡见不鲜。
然而,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同比增速仅有4%。尤其有意思的是,上半年票房还在继续“繁荣”,增幅21.4%,第三季度起急转直下,发生了“断崖式下跌”。
到了2017年,票房再次“高位收官”。
如果就这么看,似乎也就是这样了。有人爱看电影,有人不爱看电影,有人有的时候爱看电影,有人有的时候不爱看电影。
怎么着?
票房与房价起落的奇妙吻合
公元2006年,不仅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席之地,也在中国房市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把这一年的关键词定为“房价调控”,相信无人能够反对。彼时,“稳定房价,调整住房结构”是中央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目标,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六条”、“90平方米70%”、“发展经济适用房”“限外”“加强土地监管”“招拍挂”以及一系列相关税费政策,开始风尘仆仆、硝烟弥漫。不仅如此,一批重要岗位官员在“反腐”中落马,很多涉及的都是房地产开发。
不能说调控没有起到作用,也不能说调控作用很好。
2009至2010年,房价再次涨至高点。一部影视剧火遍大江南北,名字叫《蜗居》。2009年诞生了很多国企地王,可谓名副其实的“国企拿地年”。另据数据统计,2009年房价比2008年上涨近24%,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25%,是15年来涨幅最高的一年。在全民火爆讨论下,专家们分为了“还会涨”与“不会涨”两边,唇枪舌战后发现,2010年,房价涨得更为汹涌了。接下来当然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再次“力度空前”,“国十一条”“国十条”“9.29新政”连发。
不能说调控没有起到作用,也不能说调控作用很好。
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惊心动魄,也可算得上中国房市的“奇迹年”。年初一开始疯涨,“地王”频出,为了买房居民在家庭关系变更上绞尽脑汁致使民政局变得热门。2016年国庆前后,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经过拉锯,地产有所降温。
但到了2018年年中,房地产似乎又开始“骚动”。
这条时间线,与电影票房的重合度,会不会实在是真的是不得不说的是必须要多想的是太高了些?
而种种其间的捂盘惜售、减少土地供应与虚假宣发、票房造假等,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票房与房价起落的奇妙吻合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一致性
这说明了什么?
显然不是一个“房价涨得越厉害人们就越喜爱看电影”的故事。否则,票房就不需要越来越蓬勃地造假了。
如果说在2006年以前,由于城镇化进程等,住房需求快速增长的确是主要因素,但“将房地产列为支柱产业”及各种投机也“功不可没”的话。后面的市场扰动,原因恐怕就越来越趋向与经济货币化率相一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国内房地产销量下降明显,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地方政府则纷纷出台救市措施。这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年内投资四万亿元以刺激经济。
2014年中国经济再度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诉求凸显。5月首次出现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跌。于是,大部分城市取消了限购政策。2015年,降息降准达到7次之多。2016年2月开启税费减免政策。
后两次的房价涨幅都是在刺激下“拔地而起”“居高不下”“连续翻倍”。如果说在2006年和2009年,这种房价的势头让群众“呆若木鸡”,专家们还要“激烈争论”,连地产大佬王石都说过“拐点已到”的话;那么在2016年,房价上涨已经让群众立即“动如脱兔”,专家们“无话可说”,最“死空头”的谢国忠也开口转“看多”。
对于电影而言,只怕也有类似因素。如果说前期是因为过去中国经济消费水平仍较低、影院设施建设仍不足带来的高增长红利,后期的资本“硬推动”力量则可能越来越占据主要位置。截至2016年底,中国内地银幕数已超过北美,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国家。而且,其增速为2016年26%、2017年19%,远远高于电影票房的2%/12%,和观影人次7%/8%的增速。
不能说市场是没有需求的,但是政策+货币的推动力量,是不是起到了更大作用?
明星片酬这个冰山一角
这时再说明星片酬,才能看出别番意义。
现在风头浪尖上的范冰冰,去年福布斯榜单全球女演员收入排名第五,前十名中的唯一中国人,很为大家争光。这个榜单只计算演员的片酬和代言,其他商业投资或公司收益不统计在内。所以,她的实际收入更高。
演员高片酬的事,和高房价差不多,被讨论不是一次两次一轮两轮了。也和房价问题差不多,每次被讨论,总是有许多人拿出“市场”大旗来,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天价不能算高……价格!……市场的事,能算高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供需关系”,什么“看不见的手”之类,引得众人都严肃起来,舆论场内外充满了无法理解和假装理解的空气。
好像也很有道理。
不过再梳理一下福布斯榜单,很容易发现,演员收入排行与演员票房价值和成就一般有极强的正相关性。比如这两年收入都居前三甲的范?迪塞尔和道恩?强森,票房也名列前茅。2017年收入排行女演员榜首的则是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艾玛?斯通。
看看福布斯2017年中国明星排行榜权威榜单,第一名是范冰冰,第二名是鹿晗。两位收入非常高、“影响力”很“权威”,但到底有什么作品呢?到底有什么作品吗?
肯定还是有人说,人家有粉丝千千万万亿亿!!
我们来看看在中国也很火的日本、韩国明星。在日本,明星出演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每集最高片酬在300万日元(约合18.7万元人民币)左右。韩国明星中,最受欢迎,也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地区有千千万万亿亿粉丝的,如全智贤、金秀贤等,每集片酬也就是在五十几万左右。韩国劳动部前几年年发布的报告甚至显示,韩国艺人的年平均收入不如全国人年平均收入。
咱们呢?据说有些电视剧男女主演片酬已经上亿。
抛开明星这一角看看冰山
为什么我们的票房增幅与房价增幅一致,而我们的明星收入与全球明星收入逻辑相悖?
也不是很难理解。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台湾影视业也很火爆。翻拍成风,长剧连篇,剧情之挖空心思让人瞠目结舌,穿黑衣的小龙女和装少女的西门大妈至今让人念念难忘。台湾影视业吸引了香港等各地的“精英”,热门剧“楚留香”“乾隆”“白蛇”里都是香港演员的身影。当时“走穴”成风,快钱好赚,艺人邀约都跑不过来,而有些地产公司老板邀请如周润发这样的港星来工地招招手停留几分钟就酬劳上百万。
似不似当前?
回头来看,很容易理解。台北房价从1986年每坪6.72万元,到1990年仅仅四年就涨到每坪36.87万元。台湾股市从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时间里指数涨了12倍。
所以,后来呢?就没有后来了啊。
若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段的香港,对于明星片酬的讨论也挺激烈。这个时候,香港票房突飞猛进。我们所能够想起的许多“经典”都出自此时,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都大放异彩。到1992年,前十名平均票房达到了3870万港元,票房过3000万的就有15部。
但是,1998年票房榜前十名居然有7部在2000万以下,1999年首次出现不到3000万的票房冠军。
回头来看,也很容易理解。恒生指数从1997年8月的最高16820点,到1998年8月6544点,下跌过程维持一年,跌幅达到61.1%。
不可否认,经济好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支付能力增强了,购买意愿变多了,需求增加,价格上升。没毛病。
但也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中有了泡沫,资金流动走向了歧路。台湾人对当时的美好回忆叫做“钱淹脚目”。而据粗略估计,20世纪90年代前7年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为香港带来的“额外财富”,相当于香港在这7年间生产创造出来的本地生产总值的总和。
房市是很好的泡沫时代例证,娱乐圈也是。
冰山本山
很多人也会追问,房市与货币的关系还可以理解。娱乐圈为什么和泡沫这么密切?
泡沫是什么?泡沫是价格远高于实际价值。
试问,还有什么比文娱产品估值更难量化的呢?
所以,经济泡沫总是伴随着收藏品的大幅涨价。你说说一副美协主席“流水线”的画应该值多少钱?那你再说说一个能够到处“力压”“艳压”的明星出场值多少钱?
反正说不清应该值多少钱。有钱的时代,就愿意多出钱咯。
泡沫是什么?泡沫是大量过头的资产化、金融化。
现在的明星恐怕不止是叫“明星”,而是叫做“IP”。IP貌似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这里特指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2014年起,以BAT为首的资本和各大制作方都在疯狂追逐IP。也就是说,过去,明星就是一个符号、一种商品,现在,他们成为一套产品服务,其价值也不再是直接收益,而是记账摊分的资产化模式。诚如房价大涨的最主要因素无非是货币宽松下的货币贬值担忧,房子的金融属性才是房价的最终推手。明星变成“IP”也相似。
尽管大家手持不少IP似乎价值无几。但是,钱放在手里,不如放在资产里咯,包装包装,有“增值”潜力呀。
泡沫是什么?泡沫是套利和加杠杆实现更多泡沫。
近年来,明星开公司越来越多,明星公司并购、上市也是不亦乐乎,亿万富翁不在话下层出不穷。很多公司比明星IP本人的作品质量还空无一物。可即便如此,不减其“能挣钱”本色。2015年,华谊兄弟收购过一家成立仅一天的公司,而且是以10.8亿的估值,收购其700万元(1000万净资产的70%)的可辨认净资产,溢价差额7.49亿。2016年,华谊兄弟号称与冯小刚的“对赌”已经履约,有媒体却发现,从财务报表上似乎对不上号。反正,看上去,公司的规模和商誉都在增长,明星的难以估价性和IP资本化使股价升高,股东再减持造就了更多“豪门”。
资产是用来“炒”的。在空壳中靠“人设”加杠杆,这种“赤果果”的“吃果果”把套利玩到了极致。
冰山背后?
泡沫是什么?泡沫是只看到上面的浮华,下面掩盖了许多的丑陋,只有泡沫褪去了,才能发现。
这种时候往往发生各种问题,和货币超发、经济泡沫,也和监管不严、非法套利等有关。
有些人说影视业存在洗钱问题。
只能说,如果有,不奇怪,这的确是个很好的渠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估值标准,巨大的容量,巨大的产出量,巨大的回转空间,极度灵活的操作范围。不能说,谁挣得多就是洗钱,甚至不能说谁逃税、谁做假账就是洗钱。但是,看看这个票房体量,看看这个投资体量,看看所谓“明星”的收入体量,可以说,如果要通过这个渠道洗钱,多少钱都能够“被洗”出来。
看看过去一些年,一些大型影视公司背后的,岂止是影视巨头,层层穿透,难道不也是基金巨头、保险巨头、房地产巨头等等?看看这些“明星”,他们入股的,岂止是影视公司,层层穿透,和他们一起并列某些公司战略股东或合作者的,恐怕都是“见面不超过十次”合影却都超过十几次的大人物。在此之中,“明星”能量大得超乎想象,但他们或又就真的只是一个“IP”、一个工具。
到底是谁需要“洗钱”呢?我不知道。
但是,即使在货币宽松的环境下,助长了泡沫,在泡沫背后,还有人在推升更多的泡沫。推升的手法,各有千秋,推升的动因,一定一言难尽。到底是谁推升了片酬?是谁推升了市场非法套利?或者也能解释,是谁推升了房价。或者也能解释,是谁需要“洗钱”。
好在,强监管已经开始。2016年,当暴风集团意欲对稻草熊影业这家成立时间仅两年、2015年净利润不到3000万元的公司估值超过15.2亿元收购时,证监会喊了“停!”从证监会叫停明星空壳公司估出天价起,信号已然明确。
也可以说,很多事情的出现都不是意外,因为其出现时间不是巧合。当前,在去杠杆、强监管的大背景下,投资人开始焦虑,市场开始警惕,行业开始洗牌。不是某个行业内部关系出现了多么复杂的突破,而是因为宏观经济和监管思路发生了深刻的突破。
很多事不是结束,只是个前兆。
后记
6月5日是凯恩斯的生辰。我决定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流手段,烧一些书报,和凯恩斯交流一下我的困惑。
先烧了一张报纸,谁料激起了凯恩斯的极大反弹,火光熊熊,怒不可遏。扯过来一看,旧报纸上报道的是有人说:中国的房价上涨与货币政策没有关系。
我赶紧烧了本《经济学原理》,火势不减,不屑一顾。
急中生智,我把席勒的《非理性繁荣》投进去,火势稍减,再投入《动物精神》,火光平和下来。
我福至心灵,电光火石间突然抓起《动物凶猛》扔了进去,火焰一下子暗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我横下一条心,扔了本《我是你爸爸》,火焰了无精神,完全被压制。
然而熄灭火焰并非我的本意。我凝视火焰,它也凝视我。凝视中,它慢慢移向一本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对于娱乐,我懂得不多。
甚至对于房价,我又能说什么。
不过,对于货币这种东西,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新闻推荐
中新社北京6月4日电作为中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渠道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一道“招牌菜”,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担保品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