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浙江警方打击经济犯罪数据显示 在校大学生成高危受害人群

澎湃新闻 2018-05-15 17:55 大字

5月15日是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当天上午,浙江省公安厅公布了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阶段战果。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5日从浙江省公安厅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经济犯罪案件109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80多人,涉案总价值310多亿元,挽回经济损失90多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经济犯罪案件中,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80多起,受害人、参与人中很多为在校老师和大学生。现实中,很多即将毕业的和马上入校的大学生,往往经受不住各种所谓金融创新、一夜暴富、高回报投资理财的诱惑,深陷骗局,成为经济犯罪高危受害人群之一。更有部分大学生在受骗后还帮助犯罪嫌疑人进行违法活动,甚至演变为一名犯罪分子。

对此,浙江省公安厅联合省教育厅开展了1项名为“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校园行的活动。希望借此号召全民参与校园防范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师生特别是即将毕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防范经济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警方介绍,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犯罪,尤其是以“微商”“金融互助”“旅游互助”“众筹创业”“爱心慈善”“虚拟货币”等创新项目为名义实施的新型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有愈演愈烈趋势。非法集资风险爆发,传统非法集资高位震荡,新型非法集资“异军突起”,表现出“线下向线上、实体向虚拟、关联向发散”的演化特征。

新闻推荐

板块分化加剧

周一市场小幅高开,由于“入摩”名单即将亮相,白马蓝筹展开上扬模式,推动上证50指数一路领涨;而创业板指数则表现胶着,全天围绕10日均线沉沉浮浮,至尾市,沪指收于3174.03点,创业板指数收于1830.98点。两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