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一年期重疾险值不值得买?

西部商报 2018-04-22 07:05 大字

西部商报讯 记者欧阳海杰 实习生王彤 买保险,就是买一份保障。自2016年以来,保险公司推出的低门槛、高保额的“百万医疗险”进入百姓家。近期,多家保险公司又相继上线一年期重疾险,消费者只需支付几百元保费,就可获得包含100种重大疾病的保障,重疾短期险悄然占领市场。

短期重疾险相继上线

自2016年以来,众安保险、平安健康、安联财险、泰康人寿等近十家险企发布了百万医疗险产品,这些产品价格相较于每年交数千元保费的普通医疗险来说,价格十分优惠。很多社保无法报销的药品或项目,百万医疗险均能实现赔付。如果以100万元保额计算、以30岁有社保的男性消费者为例,投保一份保障时间为一年的百万医疗险产品仅需300元左右。

这些“百万医疗险”的产品销售也让保险公司赚了不少钱,如在平安e生保的带动下,2017年平安健康险规模保费数据同比大增156%至23.8亿元;众安保险的尊享e生自2016年8月推向市场,2017年已服务约140万被保用户,实现保费收入6.4亿元。

在“百万医疗险”销售持续火热之际,近期,微信·微医保和平安健康险App几乎同时上线了一年期重疾险产品,消费者只需支付几百元保费,就可获得包含100种重大疾病的保障,主险保额最高可达50万元。加上此前已经上线的支付宝·好医保、众安保险乐活e生、国华人寿百病百万重疾险、新华保险i相依等产品,这些专门针对网络或手机App渠道销售的一年期重大疾病险,悄然占领了健康险市场。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称,一年期重疾险和眼下热销的百万医疗险有相似也有区别,相似的是都只针对App和网上商城销售,保障的病种范围基本重合,保费便宜,能获得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保障。不同的是报销机制不同,医疗险是报销型,看病就医凭发票报销;重疾险是定额给付型,一旦确诊,达到约定赔付条件就赔付。其次,核心功能不同,医疗险是补偿合理且必要的医疗费用,重疾险是弥补就医期间的其他收入损失。相对来说,重疾险更能减轻治疗期间的经济负担。

每款产品各具优劣

记者注意到,各家保险公司上线的六款一年期重疾险也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都有90天等待期,投保和续保时都需要体检,续保时没有等待期等。但在一些设计细节上,这些产品各有优劣。

保额方面,只有国华人寿最高保额为40万元,其他均为50万元。但不是所有产品都可以投保50万元,其中,微医保规定,只有30天~44周岁的人可以投保50万元最高保额,45~54周岁的人最高保额只有30万元,55~65周岁的人最高保额只有10万元;好医保则没有这种限制,0~60岁均可投保50万元最高保额。乐活e生、平安i康保重疾险还有针对特定重疾的保额翻倍,前者有19种,后者有20种,当被投保人罹患这些特定重疾时,将获得最高110万元保额(10万元轻症+50万元主险重疾+50万元特定重疾)。

一家保险公司健康险负责人表示,与传统的长期重疾险相比,这些只在线上销售的重疾险,保障病种更多,不仅覆盖原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大疾病,还包括目前国民发病率较高的其他数十种重疾;在额外覆盖轻症赔付,且发生轻症不影响重疾保障续保;更重要的是,保费更低,比如30岁男性投保50万元保额,大多数一年期重疾保费只需数百元,而长期重疾险年缴保费高达上万元。

一年期重疾险注意等待期

用千元、百元的保费,就可以获得百万级的保额,这款主打“亲民”牌的产品适合哪些人购买,购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采访中,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终身、定期重疾险相比,短期重疾险较为灵活,保费门槛低,但会面临着产品停售等原因导致无法续保的问题。“此类产品可以作为补充型产品,但代替不了长期重疾险。”

也有专业人士建议,一年期重疾险因是短期健康险产品,有可能会遇到停售的情况,这样投保人必须重新选择产品且还要在经历一个等待期;还有,投保人如若在观察期间身体出险,在告知保险公司的情况下可能会被拒保或者加费等情况,如果不告知,保险公司可以用未如实告知后果自担来拒赔。

所以,建议有一定经济能力条件的人可投保长期重疾险,相对于一年期重疾险来说,长期重疾险保障期限长,保障范围广,风险小且省时省力,双方约定好合同即可享受长期的保障,一旦身体出险可获理赔金较高。

新闻推荐

易纲:当前贸易争端为金融市场和资本流动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

2018年4月19日至20日,易纲行长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未来的工作(FutureofWork)和加强与非洲合作(CompactwithAfrica)等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