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一生无积蓄的“中国现代银行之父”

江淮时报 2018-04-13 11:29 大字

张嘉璈(1889年-1979年)

□唐宝民

提起张嘉璈(1889年-1979年),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他身上的那些称号:“金融巨子”、“国家钱袋子”、“中国现代银行之父”……他曾经担任过的那些职务,也都非常显赫: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总经理、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总裁是冯耿光,而实际主持业务的是张嘉璈)、国民政府铁道部部长、国民政府交通部部长、战后负责接收东北的国民政府大员……这些职务,都是肥缺,只要稍微动点儿心思、做做手脚,就能捞个盆满钵满,然而,张嘉璈一生在金融领域和重要部门任职,到头来却是两袖清风、没有任何积蓄,其人格魅力令人肃然起敬。

张嘉璈长期在金融界担任要职,是国家的“钱袋子”,下手为自己捞钱的机会是很多的。后来出任铁道部长、交通部长,都是很实惠的部门,都有很大的油水可捞,但张嘉璈却没有为自己捞一点点油水,也就是说,他为国家努力工作,却没有任何私心。因此,在民国金融界,张嘉璈极具威望,当时有媒体曾报道称:“(张嘉璈)抗战期中任交通部长,任务艰巨,格于客观环境,亦多为人所诟病处,但对张个人,则颇推崇。 ”由此可知,抗战时期的交通部,贪污腐化成风,身为交通部长的张嘉璈却丝毫不贪,身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染,这是十分难得的。

1949年,张嘉璈离开大陆,先后辗转于香港、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后长期定居美国,在大学研究机构任职。到了国外的张嘉璈,由于此前没有个人积蓄,所以生活陷入困顿。为了能生活下去,他不得不托朋友把留在上海的那些心爱的藏书全部卖掉,再由朋友将卖书所得的款项汇到国外,以此来应付日常开支。在美国教书时,他是租房子住的,因为他买不起房子。但他所租住的地方离他所教书的学校实在太远,使他不得不考虑在学校附近买一处房子,可是,他哪有钱买房子呢?他自己没有积蓄,也从来不愿开口求人。有一回,他把自己没钱买房的苦恼,告诉了同在美国的银行家贝祖贻,贝祖贻非常同情张嘉璈,就开始多方奔走、为他筹措买房的钱,后来,由陈光甫、李铭、吴昆生等人每人拿出一千美元,凑够了11000美元交给了张嘉璈,张嘉璈这才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处房子。堂堂的民国金融巨孽、“国家钱袋子”,买一处房子,竟然还要靠大家捐款,想来实在令人心酸。不过,这也正折射出了他两袖清风的精神境界。

在张嘉璈离开大陆前,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国民党的一次立法会上,有人提出“解决财政危机、向宋子文、孔祥熙、将张嘉璈每人借款10亿美元”;宋子文、孔祥熙富可敌国,所以有人提出想向他二人借款在情理之中。但为什么把张嘉璈也圈进去了呢?这是人们对张嘉璈的一种误解,认为他长期在银行业任职,手中经过的钱无数,自己不可能不捞钱,所以也应该和孔、宋一样富有。但实际上,张嘉璈并没有什么钱,他在中国银行离职时,得到的退休金是16万元,而当时他已经欠了6万元的债,因此还完债后,他的手头也仅有10万元而已。在那样兵荒马乱、通货膨胀的年代,这点钱仅仅能维持家庭生活开支。因此,当张嘉璈得知有立法委员提出要向他借10亿美元的事后,他立即致函当时的行政院长何应钦:“请派人彻查我之财产,如私产超过中国银行退职金数目以外,甘愿贡献国家。 ”作为党国的高级官员,张嘉璈敢于公布自己的私人财产状况,是十分令人敬佩的。在这件事上,他之所以底气这么足,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过私利,所以才敢于说出那样的话。

以上资料,是我在民国研究家刘宜庆先生的新书《百年风雅》中读到的。作为民国的金融巨子、 “国家钱袋子”、重要部门掌舵人,张嘉璈以自己的努力,使民国政府在极度困窘的情况下能 够 正 常 运转,实在是功不可没;而他自己竟没有任何积蓄,令人敬仰!

新闻推荐

锦桥电商正式登陆新三板 系纺织电商第一股,证券代码872705

本报4月12日讯4月12日,锦桥电商发布挂牌提示性公告,称公司股票将于4月13日正式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挂牌交易,证券简称为“锦桥电商”,证券代码为“872705”。据悉,锦桥电商系纺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