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今年以来已有245家企业终止挂牌 新三板负增长时代来临?

澎湃新闻 2018-03-23 08:34 大字

新三板摘牌阵容还在扩大。3月22日,海昌华(832143)、融汇锂业(837358)、乐华文化(833564)、明大嘉和(835703)等10家新三板公司终止挂牌。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从2018年初至2018年3月22日,已有245家新三板企业终止挂牌,远超新增挂牌企业数量217家,实现负增长。截至3月22日,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592家。

联讯证券研究院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彭海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国际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市场理性之后是正常现象,短期内摘牌会持续的,近期部分企业有点跟风的意思。这些企业有筹划IPO或者登陆其他资本市场的比例较多,也有小部分企业是因为在新三板上感觉没享受到应有的资本市场待遇而摘牌。”

同样,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其认为,如果投资者所投资的新三板企业出现摘牌,除了和大股东积极协商,还可以借助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但是最好还是在摘牌之前退出来,或者干脆不要碰,觉得自己风险控制不到位的话,还是需要谨慎介入。

强制摘牌企业越来越多

其实,新三板企业数量负增长在2017年便有端倪,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新三板摘牌企业有709家,特别是在下半年摘牌企业阵容扩展迅速。

历年新三板公司摘牌数量。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付立春表示,摘牌分为主动摘牌和被动摘牌,前者是一些新三板企业有其他的战略规划,筹划去其他资本市场上市,后者则包含被监管层强制摘牌和因经营状况不佳而摘牌的新三板企业。

首先来看被强制摘牌的企业,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被强制摘牌的新三板企业达到72家。而2016年、2015年、2014年被强制摘牌的新三板企业分别为49家、6家、8家。

“随着监管政策越来越严格,被监管层强制摘牌的企业数量或将继续增加。”付立春说。

2016年10月,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新三板强制摘牌的征求意见稿,规定了11条强制摘牌条件,包括信息披露严重失信、欺诈挂牌、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和公司治理不健全等。

比较引起市场关注的是2017年12月被强制摘牌的中科招商,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达到新三板挂牌私募的整改要求。

融资困难+降低成本

在摘牌企业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摘牌理由,则是出于业务发展及降低成本需求,申请终止挂牌。

2018年1月2日,迅扬科技在公告中是如此表示摘牌原因的:“根据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和成长期的发展规划,未来将着重提高产品研发、制造及销售能力,更好的为股东创造投资价值做出的战略调整。”

提出同样原因的还有容汇锂业、乐华文化、明大嘉和、联华盛世(837825)、秦恒科技(838969)等公司。

也有部分公司的理由更为直白。2017年12月8日,久江科技(834789)宣布拟申请终止挂牌。理由说得很明确,“根据久江科技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全体股东一致认为公司短期内无法在资本市场达到融资目的。为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等拟向股转系统申请终止挂牌。”

融资是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基本需求之一,融资困难也是挂牌企业摘牌退市的一大间接因素。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乐华文化、明大嘉和、迅扬科技等多家新三板公司均属于在新三板市场没有进行交易的企业。

联讯证券认为,无法融到资金,一方面与企业质地概念有关,一方面也与市场环境低迷有关,这是许多当初兴致勃勃前来挂牌,为自身制定了高预期发展目标的企业所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不仅如此,这些企业还需要作为公众公司承受应对挂牌成本支出与各级监管的双重压力。

此外申请摘牌的七环电气(430294)、营创汽车 (835893),分别在摘牌理由中提及“降低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信息披露成本”。

付立春指出,有些新三板摘牌是因为经营状况不允许,甚至连挂牌的维持成本都负担不起,在新三板没有太大意义,无论持续督导还是财务规范都需要一定成本,或者自己申请摘牌,或者干脆不按规定披露相应的信息,等着被监管摘牌。

转板不易,且摘且珍惜

登陆A股是不少新三板公司的最终目的地,但成功转板或被收购而摘牌的新三板公司则在少数。2018年以来,因转板成功而摘牌的新三板公司仅有3家,分别为宏川智慧(834337)、淳中科技(834801)、科顺防水(833761)。而2017年这一数据则为34家上市公司。

同时,付立春认为,这部分企业往往在三板市场已经获得融资,或者在挂牌期间得到了壮大发展,有其他的战略规划。但随着A股IPO政策的变化,这部分新三板数量新增不是很多。

2017年下半年以来因转板或被收购摘牌的新三板公司。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对于想转板的企业来说,不确定性也很大,IPO成功率明显下降,能否成功也是未知数。”付立春表示,如果转板成功会有一定溢价,但是如果不能成功转板,继续回到新三板市场则会有折价、有损失。

摘牌后,中小投资者权益怎么办

主动摘牌的企业大多已经征求过股东的建议,中小股东的权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例如,迅扬科技就表示,就申请股票终止挂牌相关事宜与股东进行了充分沟通与协商,全体股东已就该事项初步达成一致,将会采取有效措施使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同时,迅扬科技指出,若有异议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对异议股东持有的股份进行回购,回购价格不低于股东取得股份的成本。

“大股东需要保护中小投资者,毕竟中小投资者是支持了企业的发展,充分与他们进行沟通。”彭海认为,在2018年退市企业数量仍将维持较高水平的背景下,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尽早回避那些有退市意向的“地雷”,避免出现因摘牌回购而引发的纠纷矛盾(被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或转板IPO的除外),影响投资收益和资金周转。投资者应更加关注新三板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着眼于盈利能力优异、成长性突出、流动性较好的优质新三板企业。

被强制摘牌的新三板公司的中小投资者保护则值得重点关注。根据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新三板强制摘牌的征求意见稿,被强制摘牌的挂牌公司应当对股东的诉求作出安排并披露。挂牌公司或者挂牌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挂牌公司的主办券商可以设立专门基金,对股东进行补偿。

而此前被强制摘牌的中科招商则面临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中科招商的部分股东目前在积极维权,要求中科招商回购股份。但此前中科招商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中小股东呼吁回购的要求公司已经知悉,也非常理解中小股东(关于)回购的诉求。但目前大股东回购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公司是所有股东的资产。”

付立春指出,摘牌企业的不确定性都较强,投资者还是要回归到企业的基本面,去评估企业价值、持续成长能力,特别要注意新三板公司的规范性。

新闻推荐

苏州4家企业年营收总和7439亿 超过乌克兰等100多国

据苏州市工商联日前统计,苏州已有4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千亿!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这4家民营企业分别是恒力集团、沙钢集团、协鑫集团、盛虹集团,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000亿元、2200亿元、1189亿元、105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