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沉迷游戏”不能等闲视之
■本报评论员 陈曦
正如有专家一直呼吁“电影分级”一样,不少专家也在呼吁“游戏分级”。针对当前游戏行业,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实行严格审查和分级管理;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游戏公司的主体责任,督促其健全“防沉迷系统”,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诱发社会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人大代表王立峰告诉记者,“我在学校教理论力学课,班里110多个学生,大约10%的学生上课会玩手机游戏,或者旷课去玩游戏。”在政协委员周健民看来,当前部分未经严格审查的网络游戏产品已然成为“电子毒品”,加强内容监管已是刻不容缓。
游戏的魅力有多大,市场规模有多惊人,不妨让我们在一组数据中一窥究竟。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用户整体规模达到5.83亿;而市场研究机构Newzoo发布的信息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行业的营收达到近180亿美元,几乎占据了全球手游市场总份额的三分之一。青少年是游戏的主要受众,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期,在游戏中欢乐玩耍的同时,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画面、情节影响,接收到诸如拜金主义、血腥暴力、赌博色情等潜在信息,从而产生认知混乱、道德偏差,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事实上,游戏也有好有坏。青少年闲暇时玩一些“三观”正确、质量上乘的游戏,却不沉迷于此、不耽误正事儿,倒也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许多游戏在设计之时,公司为追逐市场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夹杂一些刺激眼球的私货,打法律法规的擦边球,并吸引玩家通过不断花钱升级,获得更好的打怪体验和虚拟世界的满足感。在套路满满的游戏面前,别说青少年常常会犯意志不坚定、越玩越上瘾、越上瘾越想要砸钱的毛病,就是有些成年人也经不住游戏的诱惑,为此浪费大好时光、一掷千金,乃至倾家荡产者也常有之。玩家有错,游戏公司就能彻底撇清关系么?
一提到青少年沉迷于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就有人跳出来辩称,电子竞技是受到世界范围认可的智力对抗运动,打得好还能为国争光添彩呢,职业收入也是很令人艳羡的。但是,放眼全球,玩游戏者比比皆是,真正打到行业顶尖水平的又有多少人,而因沉迷于游戏,最终荒废了时光,一事无成者又有多少人?当然,对于个别在游戏过程中表现惊人天赋或是超常实力者,如果真能被某些竞技公司的“伯乐”相中,经过专业的培训和锻炼,最终成长为职业选手,也算是一种小概率的成功事件,旁人倒也不妨送上祝福。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游戏只能是闲暇时的娱乐,而很难成为吃饭的饭碗。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万一打出名气、一飞冲天,倒不如专注于眼前的学业、工作和生活,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未来才不至于吃后悔药。
正如有专家一直呼吁“电影分级”一样,不少专家也在呼吁“游戏分级”。针对当前游戏行业,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实行严格审查和分级管理;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游戏公司的主体责任,督促其健全“防沉迷系统”,切实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此外,在条件成熟时,应推动建立网游企业诚信系统、游戏产品第三方评估体系,重点监督用户数量多、影响力大的网游产品,如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下线游戏,责令游戏公司整改。
新闻推荐
记者欧阳海杰现在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很多,投资者在购买了理财产品后,也担心遭遇到“飞单”或者骗局。想知道自己的理财产品是否正规,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www.china-wealth.cn)查询,还能查理财产品的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