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IPO背后的资本市场新动向
□新华社记者刘开雄
近日,富士康股份首发申请获发审会审核通过,拿到登陆A股市场的通行证。细心的人们发现,这一事件背后,一些新变化正在我国资本市场悄然发生。
动向一:108个问题面面俱到从严审核将是常态
尽管市场各方认为,无论是在规模体量还是在企业质量上,富士康股份都符合优质企业的标的,然而,从已经披露的信息上看,正是这样一个企业,反而面临着更加严格的审核。
记者了解到,审核人员先后多次向富士康股份及保荐机构中金公司提出反馈意见,合计达到108个问题,内容从股权结构重组改造到企业主业现状及转型发展方向,从富士康股份与鸿海精密内部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到其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从税赋、资产负债率等财务问题到客户订单转接等生产问题,甚至连富士康股份对于员工的权益保护等问题也在清单之中。
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过会的企业被问及四五十个问题是常有的事情,也遇上过被问六七十个的,但像富士康股份这样被问及上百个问题的情况实属罕见。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从严审核已经常态化。面对IPO的严格审核,每个月都有不少企业主动撤回申请,也有一些企业因无法及时反馈审核人员提出的问题而不断延长排队时间。
动向二:“堰塞湖”问题缓解IPO审核周期大大缩短
富士康股份的快速过会让IPO审核周期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记者注意到,曾经困扰市场的IPO“堰塞湖”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正常企业从申报材料到上发审会的平均周期已经从过去的两三年缩短到6个月左右。
IPO“堰塞湖”一度被认为是A股市场一个难题,漫长的排队时间甚至可能让一些企业“熬死”在上市路上。
然而,事情正悄然发生变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排队等待IPO审核的企业中,在2017年1月1日之前提交申请的企业已经从两年前的800多家降到100家左右。
另据了解,目前发审会已经排到了在2017年9月递交IPO申请的企业。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认为,在IPO审核周期整体大幅缩短的情况下,富士康股份准备工作又做得充分到位,有利于提高审核效率,在“程序不少、标准未降”的情况下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
动向三:更好服务国家战略让更多优质企业留在A股
此次富士康股份招股书中有一句话受到关注:“截至本招股说明书出具之日,公司持续经营时间未满3年,公司已就前述情形向有权部门申请豁免”。
这一豁免的依据来自《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第九条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实际上,据记者了解,此前已经有多家企业根据此条款,在得到豁免之后成功登录A股市场。富士康股份并非第一家。
“这些年来,A股市场的发行上市制度一直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点是不变的。”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此次富士康股份能够得到豁免,又让人们看到了一点变化: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更多优质企业留在A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监管层考虑的一个重点。”
不过,据记者了解,在这个“拥抱”的进程中,不会出现大批大体量优质企业集中上市的情况,毕竟稳步推进是根本。
事实上,如何争取更多优质上市资源,一直是各国资本市场之间激烈竞争的一个关键点。作为全球高端制造业的一个代表,富士康股份的上市历程让人们看到了A股拥抱优质企业的决心,也让投资者有更多机会分享优质企业的发展成果。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在楼市调控下,上海的个人住房贷款增速2年来首次跌破10%。中国人民银行(央行)上海总部3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2月本外币个人住房贷款增加46.69亿元,比1月多增20.48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则少增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