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陈大同:半导体会像多晶硅一样产能过剩

澎湃新闻 2018-02-22 16:37 大字

【编者按】

近日,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在IC咖啡年会上发表演讲,盘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成立三年来的成绩和经验。由于该基金打破体制限制,坚持市场化运作,对半导体产业的推动明显,超出行业期待。同时,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近年来海外回归及并购项目,还没有一个能够在国内成功上市。

陈大同先后在硅谷和国内共同创办了豪威科技公司和展讯通讯公司,以后又进入了半导体投资界。以下为陈大同的演讲实录。

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 资料图

现在半导体的产业形势和前几年相比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这几年中,对行业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大基金的推出。至今,大基金已成立了三年多。任何一件事做到三年时就该有反思和盘点。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在我眼中,这几年大基金及半导体产业的成绩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立之初,大家对国家大基金有很多争论:刚开始,许多人认为大基金还是国企机制,能不能起到效果是个疑问?但这三年的进展大大超出想象,成绩大家都看得到!以前,中国半导体产业有几个特别头疼的事,现在都在开始解决了,譬如十二寸大晶圆,现在已经有六七家晶圆厂,只要做出来二、三家,全世界的晶圆市场形势就会被颠覆,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太阳能产业的多晶硅,只要中国企业一做出来,其他国家就慢慢不行。

第二个突破是半导体存储器,这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大麻烦,时不时就涨价,一直被人卡着脖子。现在存储器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有几个地方在做了,特别是武汉长江存储在研发3D NAND闪存,合肥、晋江在做DRAM存储器。我觉得只要给他们时间,靠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出来,电子产业太需要自己的存储器了。

再说制造,过去这些年,芯片设计产业每年都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增长,在国家战略出来之前,芯片代工产业的增长仅每年百分之几,与其他国际大厂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非常缺的一块。大基金推出的短短几年,我们的代工产业已经在扩张了。还记得2011年,中芯国际计划在五年内,投一百亿美元扩建产能,当时大家觉得这是天文数字,天方夜谭。可是目前,在国家大基金及地方政府支持下,中芯国际的投资力度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同时,上海华虹、无锡上华等代工厂,也在快速扩张产能。这里面还应该算上台积电在南京的布局。制造业与芯片设计业不一样,工厂很难搬走,所以,不管是什么样性质的公司,只要在大陆生产,给我们做服务,就跟在台湾性质完全不一样。但是,在快速扩张时,晶圆代工业也有一个潜在问题:工艺技术与设计公司的需求不匹配,造成部分产能过剩。

目前,国家大基金在各个子行业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了。在设计、晶圆制造、设备、材料等各个细分行业,大基金已投了几十个项目,基本覆盖了各个方面的龙头企业。这相当不容易,几乎每个项目都要突破一些体制限制,有所创新,才能投出去,最终取得今天的成果。

但是,在这几年,大基金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国有体制跟市场化投资机制的矛盾。本来,市场情况千变万化,投资方式要灵活,决策要非常快,但国有体制的各种约束,影响了投资的灵活性及决策效率,能在这方面不断有突破,是一大挑战;第二是中央统筹规划与地方积极性的矛盾。开始时希望全国一盘棋,集中规划,不要重复投资,主要投资的地方是三加一,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汉。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超出想象,有意向的城市二十个都不止。开始时,觉得福建有点不听指挥,但人家也不要国家的钱,地方上自己解决资金问题,中央也不好干涉。后来发现,地方的积极性绝对是件好事,一个产业从无到有就需要这种竞争。以存储器的发展为例,如果没有竞争,产业形势不会发展这么快。反正物质不灭,投资投下去,厂子建了,就算公司运营有问题,厂房和设备还在,以后还可以再进行重组整合,总会有利于全行业。这和前几年太阳能、LED产业很像,不过当年太阳能的投资更疯狂,地方政府的投资没有理性,很快就产能过剩,整个行业的价格压下来,但是经过这番痛苦之后,行业再缓过来时,发现国外同行都不行了,只剩下中国这些太阳能公司。

还有一个矛盾,叫做战略性项目与市场化项目的矛盾。大基金所投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战略性项目,不要求财务回报,如存储器项目。战略性投资项目在总数中占比不多,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市场化项目,需要有相当比例的财务回报。因为这个划分,业界就出现矛盾,什么叫战略性项目,什么叫市场性的项目,划分并不是那么明确,所以有的公司就说,我们被划定为战略性项目,你为什么还老来查我的财务?另一些公司就说,虽然我们目前财务不好,但你们为什么看不到我们的战略性?我觉得,从整体上讲这种划分还是有必要的,但怎么平衡,是很难的事。

最后一个矛盾,任何一个项目做起来都得靠人,既要靠本土人才(包括海归大陆留学生),也要靠海外人才,如台湾团队、韩国团队,但主要依靠谁还是个问题?经过几年的尝试,我们有了初步判断:执行国家战略不靠子弟兵做不了,因为国家战略得充分理解了才能执行好! 例如,去年,赵海军接任了中芯国际CEO,他积极配合董事长周子学,制定了更符合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再如,最近,长江存储CEO杨士宁带领团队研发成功32层NAND闪存,给国内存储器行业带来了曙光。紫光展锐最近的人事安排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实也跟这个有关。基于以上,我们判断,海外人才是可用的,但是仅靠着海外人才来实现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腾飞是不靠谱的,自己培养的子弟兵才是主力军。

总而言之,三年来,国家大基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大基金也有两个缺憾,一是对投资范围特别死,必须是纯半导体的,往上下游偏一点都不行。半导体人都知道,手机生产商等下游平台企业对芯片产业拉动非常大,我们也很希望大基金能投一些平台性公司,但是,目前这是不允许的。

第二,大基金的子基金投资额度太少,只有一百亿,大概是百分之七左右。一艘航空母舰周围要有一批护卫舰、驱逐舰等,组成航母舰队,才能形成战斗力。同样,国家大基金周围也需要有一批各具特色的子基金,不断孵化项目,才能充分发挥大基金的龙头作用。大基金第二期计划在今年内成立,规模比第一期更大,这些问题都在讨论中,希望能做出一些改进。

再看一下这三年来半导体产业投资机会的变化。并购重组从紫光收购展讯开始,成为潮流,三年来这方面的变化非常大,我们认为现在的跨国并购机会减少了,海外上市公司整体并购的机会基本没有了,原因是估值大幅度提高,政府审批趋严。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机会,譬如海外大公司的业务要分拆,与我们进行技术合资。另外,国内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机会也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重要趋势,我们知道,地方政府最爱建厂。虽然,现在地方政府投资已经受到了很多约束,不会像当年投太阳能那么疯狂,不过还是会生产能过剩。目前,在建的十二寸晶圆加工产能大概在每月五十万到六十万片(国内现有总产能大概不到十万片),技术与需求挑战非常巨大,客户为王的时代可期。所以如果能掌握特殊工艺与代工厂合作发展的虚拟IDM模式是很有前途的,而对于一般的建厂项目的投资,要谨慎再谨慎。

在海外半导体并购项目中,梦想也开始照进现实。原来的梦想是:国外半导体企业的PE为十倍左右,而中国半导体企业的PE是四十倍到六十倍(现在到了一百倍),一个企业一倒手就能赚三、五倍,但是三年多过去了,没有一个半导体海外回归项目实现上市!原因何在?国内股市与美欧(如纳斯达克等)股市完全不一样!有很多规定,如实际控制人不能改变,PE规定上限等等,都是国外没有的,都很叫人头疼。我们把条件一梳理,发现几乎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但不要紧,国内有证券公司,再多的条件都不怕,一番裁减之后都能套上去。在国外,一个公司IPO前,投行也要先做包装,把公司打扮得漂漂亮亮,这叫化妆。可国内的证券公司在包装公司时,就像整容,能把东施变成西施!这样的方案,绷得太紧,有后遗症,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我们尝试了几次都没做成。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要不忘初心!我们根本目的应该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把产业做上去。比如豪威科技(OmniVision),现在是世界第三。如何整合国内资源,让它回到世界第一才是我们的初衷。

我们正在思考,公司应注重业务发展还是资本运做?如何对接国内资源?国外团队如何落地?怎样才能适应中国的国内情况?这些都变成投资后的一种挑战,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

大基金已经做出了很大成绩,而且大基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半导体产业的促进,它在更高层面有深远意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是第一个国家级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产业基金,是一次成功的国家投资新机制的尝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三年来,中央政府(财政部)的直接项目投资降了很多,同时,设立了数个政府引导和社会化资本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基金/母基金。各地政府也纷纷建立了类似的产业基金。这是从计划经济(市长说了算),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说了算)迈出的关键一步。

(本文根据主办方提供录音整理,经演讲者审订。邢英莉、张余芳对本文亦有贡献。)

新闻推荐

汇市狗年首秀:美元指数反弹 人民币中间价贬值102个基点

汇市2月22日迎来了狗年首秀:在农历新年长假的最后时刻美元指数站上了90大关,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则应声下跌102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应声下跌102个基点。视觉中国资料图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