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卫星图看深圳“二关线”:关内关外的历史变迁

澎湃新闻 2018-01-18 08:58 大字

1月15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据深圳晚报报道: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1982年6月,官方在划定的深圳特区界线上设立了一道特区管理线,建在深圳经济特区与非特区之间,这条管理线,被俗称为“二关线”。

这些年,管理线内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据刘宝辉论文《深圳经济特区边界管理线的发展趋势研究》所述,特区管理线于1985年正式投入使用,全长84.6公里,东起揹仔角,西至南头姑婆角。由铁丝网、巡逻公路、执勤岗楼、居民耕作口、公路检查站、海关查验场等组成。特区管理线建立之初,有着两重意义:它既是一条经济管理线,也是一条法定的边界管理线。

作为经济管理线,管理线的内外,实施不同的经济管理制度。据1980年颁布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管理线之内的土地使用费、企业税率都给予了一定的优惠。而作为一条边界管理线,特区管理线管理部门对进入特区人员、车辆实行筛网式检查。在管理线设立的头十几年中,管理线在治安和经济管理上,体现了很大功用。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关于特区管理线的存废之争开始热烈起来。主张废除的观点认为特区管理线阻碍了城市发展和一体化。

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21世纪初,管理线以内的特区四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的城市建设逐渐饱和,而特区外的城市建设水平较低。2000年后,深圳市开始向关外两区(宝安、龙岗)扩张。

同时,从经济发展数据来看,2000年后宝安、龙岗二区的GDP增长迅速。在2005年,宝安区的GDP已上升至深圳六区的第一。而从统计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等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来看,宝安区也高出了管理线内四区数倍。随着深圳市不断的扩张,线内线外的经济水平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2015年关卡拆除后,管理线“名存实亡”

虽然自2000年起,呼吁取消管理线的意见越来越多。但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00年和2008年对管理线的调研,认为这条管理线需要保留,因而管理线一直未予取消。但从2005年起,政府部门对于这条管理线的管理上一直在松动。

2008年,进入深圳特区的边防证正式停止办理。而在2010年,国务院批复扩大深圳特区范围,将原位于特区外的宝安区、龙岗区纳入特区范围内,管理线作为经济管理线区别内外的功能也旋即消失。

据央视网报道,早在15年前,深圳媒体在呼吁撤掉“二关线”的报道中曾提到:“二关线”的维护费用每年可达几千万元。深圳特区每年因“二线关”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元以上,而由于过关通行的人员和车辆需要滞留在关口,由交通堵塞造成的间接损失,就更不可计量。

2015年6月始,深圳启动了二线关口交通改善工程。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委主导下,共拆掉11个检查站。剩下5个不影响交通的检查站予以保留。其中,从卫星图上可见拆掉的南头、梅林以及盐田检查站将关楼完全拆除掉后,修建的公路贯穿了原检查站的位置。

撤除后,管理线周边土地或得到释放

近几年,多家媒体强调过深圳土地空间日趋饱和的问题。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深圳的全市面积为1990多平方公里。而深圳面积大致相当于北京的八分之一,或上海、广州的三分之一。土地面积成为深圳发展的最大瓶颈。

深圳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南山区政协委员邓志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撤除管理线,可能释放出大量的土地,以前二线关周边的很多区域被隔断了,空间也浪费了。取消了二线关,意味着周边的土地可以重新纳入规划建设之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而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管理线在的时候,这些地是由公安部管理。之后深圳市就可以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管理线的地块了。

新闻推荐

高铁走出去的风险和启示

□张玉环高铁是重要的国家名片,高铁“走出去”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高铁属于较为“奢侈”的基础设施投资,对资金需求极大,建设周期和成本回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