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鼓励技术创新 上海要建设文化装备产业高地

澎湃新闻 2017-12-23 08:58 大字

【编者按】12月14日,上海市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举行,发布《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五十条)。12月15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翁铁慧介绍了新出台的文创五十条相关情况。在“文创五十条”中,文化装备是重点关注的产业领域。

2016年末,李安在电影技术领域的探索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全球只有5个放映点能以120帧/4K/3D的全制式版本播放,其中有一家就位于上海影城。

2016年8月,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历经4年落成开幕,拥有48个排练厅和一大一小两个剧场。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市舞蹈学校“两团两校”4家单位入驻。

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开业。这是中国境内首家迪士尼乐园,拥有七大主题园区,许多全球首发游乐项目。

这些沪上文化领域大动作的背后,都有一个还不为大众熟知的产业——文化装备产业。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2017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幕一周年。

上海率先在全国阐述文化装备产业的定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文化装备”的概念,要求“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提高我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加快发展文化装备制造业”,同年出台的《文化部“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将“文化装备与系统平台建设”作为文化科技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及领域之一。

2012年8月22日,上海市发布《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四个“要重视”,其中第三点明确“要重视文化装备制造与系统集成,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软件的国产化水平,努力在全国形成示范和引领”。

2012年起,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上海市经信委、科委、文广局、发改委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积极投入调研,于2012年底完成“上海文化装备产业发展前景报告”,率先在全国阐述了文化装备产业的定义:文化装备产业是指为满足文化生产与传播需要而提供的各类专用材料与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相关配套系统集成服务的产业经济形态的统称。并于2013年起参照“文化装备产业”其功能和用途以及承载文化产品所属行业在上海积极推动广电影视装备、移动互联装备、印刷装备、舞台演艺装备、影院装备、游戏(艺)娱乐装备、文化教育装备等七大类别装备产业的发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文化装备产业重要性更加彰显。《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明确提出,要“有效提升文化领域技术装备水平,促进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向纵深发展”。《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实施“文化装备系统提升工程”,2017年4月颁布实施的《文化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重点领域的角度,提出要“增强数字文化装备产业实力”。

已在平台打造、载体建设等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增长速度较快,从2010年只有1600多亿,增长到2016年3395.39亿,从占全市GDP的9.75%,增长到2016年的12.1%,文创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与其他文创行业相比,文化装备产业更偏重制造业,在科技、产权、创新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2014年,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国内首家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上海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TCDIC)。主要为国内外文化装备企业提供进出口代理、产品展示、设备租赁、商贸咨询、融资服务、企业入驻等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是上海自贸区内专项发展文化装备贸易的要素市场和服务平台。

2015年,“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自贸区文化装备产业应用示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总经理任晓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基地成立以后,主要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加大企业引育,培训企业集聚。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自贸区文化装备产业应用示范中心成立之后,聚焦文化智能制造装备、新型会展广告装备、新型娱乐旅游装备、新型体育竞技装备和新型舞台演出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招引国内外文化科技装备的精兵强将。

截至2017年10月,基地招商团队为临港地区共计招商引入企业共计457家,其中注册资本1000万以上企业25家。聚焦国际知名文化装备龙头企业落地服务,一大批文化装备高附加值的国内外设计研发、品牌代理企业,集聚的文化装备制造业法人单位落户基地,在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于前三位。

第二是对接国际资源,树立行业标杆。基地积极链接全球顶尖资源,2015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创办支持下,基地独家引进美国拥有90年历史,有“专业奥斯卡”美誉,代表全球最高技术、最新装备水平的“NAB SHOW”(美国广播电视设备展)。并在上海每年以“展会+峰会+实训”的复合模式,举办“NAB上海跨媒体技术展”,为上海的文化装备产业提供国际性的贸易与行业发展平台和接轨国际尖端技术的窗口,受到各界相关人士好评。

第三是注重资源链接,创新行业业态。基地内设的国内第一家以普及推广高科技文化装备领域高精尖技术、产品及应用的专业性应用示范中心,于2015年被上海市科委授予“上海市科普示范基地”称号,科普受众人数已达20000多人。同时,“应用示范中心”也成为国内外政府职能部门参观考察本市文化装备产业的窗口,以及国际买家寻找产品的贸易平台。

第四是加快人才培养,推动金融保障。基地先后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同济设计院、上海激光研究所等多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推动文化装备产业的产学研联动发展。上海银行签约为文化装备产业发展提供60亿元人民币授信,支持文化装备在贸易、产品研发,以及集成建设提供金融保障。与上海远东租赁公司战略签约,为文化装备项目提供融资租赁服务。

任晓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基地主要关注新兴科技领域的文化装备产业,推动人工智能、VR、AR等领域本土企业的发展。在这些新兴技术领域,国内企业几乎和国外同时起步,技术水平也毫不逊色,“前几年在电影、舞台装备等传统文化装备领域,国际上比我们超前。这几年互联网VR等新技术领域中,中国已经可以和国际齐头并进。”

而在电影放映机、舞台机械系统控制、出版数字化提升等传统文化大装备方面,中国国内水平和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但任晓辉认为,随着国内迪士尼乐园等主题乐园兴建,影院舞台大量建设,“经过融合,上海还是很有机会将这些技术转化吸收。”

现在园区集聚了几百家企业,建立了产业窗口平台。今年除了临港基地还在进行普陀园区建设,“希望加快上海各区之间的联动。”

能以120帧/4K/3D的全制式版本播放《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上海影城

引进国际先进企业,推动文化装备自主研发

优秀的政策、广阔的市场、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先进文化装备企业在上海落户。

2016年末,李安在电影技术领域的探索之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全球只有5个放映点能以120帧/4K/3D的全制式版本播放,上海影迷有幸在上海影城感受这一全制式版本带来的震撼。

这一全制式版本的播放设备来自科视数字投影系统有限公司。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2004年落户上海,与上影长期有密切合作。市场经理陆益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国第一台数字放映机是我们和上影合作推出的。2014年,全球真激光放映机第一台商用设备也是在上海影城推出。”

奥运会开幕式碗边投影,上海世博会的300多处投影设备、中国馆中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在上海扎根十余年,许多国内的重要场馆建设中,都有这家公司的身影。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主题乐园热。去年上海开幕的迪士尼乐园把这股热潮推向顶点。“加勒比海盗”是上海迪士尼乐园最受欢迎的游乐项目之一,这一项目的生产方是2015年成立的上海争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争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是美国R&S骑乘与演艺服务公司在中国的合作公司,R&S骑乘与演艺服务公司有顶尖轨道类骑乘的发明专利,主题乐园中最惊险刺激的过山车类项目使用的就是此类技术。

中国主题乐园起步晚,技术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上海争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引进了很多美国R&S骑乘与演艺服务公司的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如今,上海已经可以生产这些高端骑乘设备。

“美国好时巧克力工厂的黑暗骑乘设备是我们在上海生产以后出口到美国的,万达主题乐园的一些骑乘类项目,也是我们在上海生产以后做的管理。” 上海争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管岗说,“我们也在和上海政府谈合作,希望能把这些尖端技术引进成为上海的技术。”

在VR、AR、人工智能等新兴文化装备领域,中国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考虑到上海高校人才储备多、视野前瞻,有一大批中国本土企业落户上海。

张江是上海科技人才集聚的地区,上海乐相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在VR领域。我们研究的激光定位技术已经是世界上比较领先的了,体验方面也不会比世界最先进水平弱。”总经理陈朝阳表示,公司致力于VR硬件、平台方面的研发,目前在移动设备和PC端都有产品线,“对我们而言,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要实现全球化。”

上海幻维数码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则在VR内容制作领域颇有成果。目前上海东方明珠的VR过山车体验,锦江乐园的VR摩托车体验都由这家公司制作。“在VR盈利模式还未找到的情况下,我们已经有营收。制作内容、拍摄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总经理徐泽新表示。

抢抓文化装备产业发展机遇,建设文化装备产业高地

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五十条)提到,要加快实施文化装备产业链布局。将实施文化装备产业链布局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组成部分,促进科技在文化创意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文化创意领域技术装备国际化水平。

“文化装备产业将重点推动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建设。” 上海副市长翁铁慧介绍,未来上海将在完善文化装备产业功能布局、提升文化装备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使力,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文化消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沉浸式体验平台、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推进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成果服务应用于文化创意内容生产,“针对制约不同产业类型企业跨越式发展的“痛点”问题,如在文化装备领域,确定将设备研发生产纳入“上海首台套政策”支持范围,并支持将符合条件的文化装备产品列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进行政府采购。”

围绕“文创五十条”的发布,上海市将依托本土的工业基础和优势,更加聚焦文化装备产业在提升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紧密对接和服务 “一带一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立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积极落实推进国家关于文化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继续大力推动文化装备产业发展,抢抓文化装备产业发展机遇,建设文化装备产业高地。

任晓辉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目前主要从几个方向上努力,“首先,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在上海本土转化,引进国际知识产权,推动国际产业落户,和上海本土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第二,我们在推动成立一个文化产业链创新博览会,关注舞台、电影、人工智能、新兴科技等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希望将之举办成为一个以科技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链创新博览会; 第三,我们在做一个文化装备方面的基金,希望借助这个基金推动文化装备研发,促使市场应用项目和金融资本对接。第四,推动“一基地、多园区”的空间布局。建立专项产业孵化器,在与国际先进文化装备企业合作研发的基础上,在相关园区设立服务机制,扶持本土文化装备中小型企业创新创业,提升基地创业活力。”

这与上海未来在文化装备领域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上海传统制造业基础丰厚,升级文化装备产业,是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创新升级的转型契机。牢牢抓住这一契机,才能提升文化行业关键装备和系统集成的国产化水平,推动上海文化装备产业从“中国使用”向“中国制造”进而向“中国创造”实现跨越式发展。

围绕文化装备产业,上海提出了自己的“三年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文化装备总部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本土文化装备龙头企业,集聚一批在充满活力特色的中小微创意设计研发企业,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到2020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在广电影视装备方面,引进5-8家具有核心先进技术的广电影视制作企业,在VR、AR、AI等高新技术领域有明显突破。

在移动互联装备方面,培育3-5家国内外知名移动互联网装备企业,力争其中1-2家确立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在数字印刷装备方面,推动传统包装印刷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行业领军和制造企业落户上海。

在游戏(艺)娱乐装备方面,引进3-5家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上海成为国际游戏(艺)娱乐装备的重要集成和展示采购中心。

在舞台演艺装备方面,引进3-5家国内外知名龙头企业在沪设立合作集成研发中心或分公司,打造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特色鲜明的新型剧场。

在影院装备方面,推动本土企业技术服务升级,增强高科技集成体验设备在特色影院建设中的应用,培育3-5家知名企业。

在文化教育装备方面,培育5-8家行业龙头企业,推动上海成为高端文化教育装备制造高地和示范基地。

力争到2020年,文化装备服务与生产及相关辅助性生产总值提升20-30%,相关各细分门类增加值同比上升。

新闻推荐

交易制度引入集合竞价 创新层每小时撮合一次

12月22日,全国股转公司召开新三板分层与交易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全国股转公司总经理李明表示,此次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交易制度改革旨在解决协议转让定价不公允,市场不任何,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