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财经新闻> 正文

专家学者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金融科技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有生命力

四川经济日报 2017-12-06 07:35 大字

新华社杭州12月5日电 (记者方问禹 吕昂)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与会者就金融科技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当前金融科技只有服务实体经济才有生命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刘国强说,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是中央对金融工作的要求,金融业既要把这个要求当做方向,也要当做操作指南,当做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没有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如果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高效、成本合理的服务,金融业创造的利润不但不可能持续,而且很可能形成泡沫,最后化为泡影。

蚂蚁金服总裁彭蕾说,蚂蚁金服的观察和实践表明,科技金融与应用场景的深度结合,也利于金融回归实体经济。

北京昆仑万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兼CEO周亚辉说,科技正在帮助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实体企业而言,融资成本、时间成本也能随之下降。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说,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热潮中,金融机构应当清晰地认识到只有立足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科技才有生命力,金融科技的发展也需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专家建议加强三个方面的能力建设:一是需求适配能力,服务实体经济不是单一式的提供资金支持,也不是被动地提供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应该是多元的、多层次、主动式的,金融从业机构应该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既要做到适,也要做到配。

二是风险管控能力,金融从业机构必须将风险管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风险管控安排与产品服务创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有效地完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应急处置、内部控制等业务管理制度。切实筑牢数据保护、运行监控、灾难恢复等保障防线,使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各类风险始终处于可管、可控、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三是创新管理能力,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金融市场快速变化,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复杂,在一系列新的情况和新的挑战下,金融从业机构应该与时俱进地对治理结构、管理模式、技术合作方式进行适应性的调整,逐步地完善金融科技创新,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管理机制问题。

新闻推荐

由学生直接成为企业家 报告称近三成“富二代”子承父业

“富二代”如何子承父业是个问题。根据12月4日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2017》,年轻一代企业家(按照45岁以下标准),其成长、生活、教育与老一代企业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