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补锑锅,补铁锅,补好锅儿蒸馍馍……——走近补锅师傅蒋万志

内江日报 2015-03-28 01:08 大字

“补锅哟——补锅哟——”近日,在一阵洪亮的吆喝声中,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挑着一担补锅工具走进市中区新华路一个居民小区。这让笔者想起小时候的童谣:“补锑锅,补铁锅,补好锅儿蒸馍馍……”

剪刀、钳子、铁锤……是他行走“江湖”的全部工具。老人叫蒋万志,家住安岳县周礼镇,从事补锅这行已经30余年。

◇本报实习生 黄小梅 文/图

辛苦:四处奔波,双手洗不干净

谈起补锅这门手艺,蒋万志爬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很满足地说:“学这门手艺饱不到也饿不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从跟师父学手艺开始,蒋万志就一直以补锅为生,用这个手艺养育了3个孩子成人。

蒋师傅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补锅职业是个香饽饽。几乎每家每户都用铁锅或铝锅炒菜做饭,补锅匠的生意自然很好。“那时每天都有市民找我补锅,一年到头几乎没有休息过。”他通常是一大早挑着一担材料出门,到了天黑才回家,肩上的箩筐也是隔两年就要换一次。

蒋万志告诉笔者,他最远去过威远县黄荆沟镇,那里烧煤的人多,煤炭火力大,锅儿更容易烧坏,需要补锅的人家也多。他通常挑一担满满的材料到威远,够补好几天,晚上就住在当地的招待所。

1985年,蒋万志把他的箩筐和补锅工具带到了内江,在内江走街串巷补锅。一听到补锅的吆喝声,家里锅、盆坏了的居民,都找他修补。据蒋万志介绍,每次他都挑着五六十斤的担子四处走,一天下来要走三十多里路,经常是天黑了还走在回家的路上。

因常年补锅,蒋万志的指甲沟里黑乎乎的,“长年累月干这个,手洗都洗不干净,这还不算啥子,以前烧柴的锅更脏,整双手就跟煤炭一个颜色。”蒋万志说,虽然补锅又脏又累,但是能挣到养活一家人的钱,再苦再累也值得。

自豪:手艺高超 深得顾客信任

正在补锅的李婆婆是蒋万志的“忠实客户”,她告诉笔者,她家的锅都是蒋万志补的,蒋师傅的手艺好,补好的锅“寿命”要延长好几年。说话间,买菜回来的向婆婆问道:“我家的不锈钢锅有个砂眼儿,你能补不?”“可以,拿下来嘛。”蒋万志满怀信心地说。

蒋万志正在补一个铝壶,只见他先把坏掉的壶底拆下,再拿一把“巨大”的铁剪刀,比照着壶底的大小裁剪材料。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便开始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步——无缝衔接,即把壶底与壶身通过钳子夹紧。

蒋万志说,一个补锅匠手艺好不好就体现在无缝衔接上。“纯手工衔接,不需要强力胶水,通过敲击就可以把锅补好。”蒋万志告诉笔者,别以为补锅就是敲敲打打那么简单,力度很重要,重了和轻了都不行,全靠经验的积累。

在他的箩筐里,有个小瓶子装的白泥巴令笔者很好奇。他轻轻地从瓶子里抠了一点泥,在手上抹了几下解释道:“这是我专门从老家带过来的白泥巴,黏性极好,以前生活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吃这个。”他带上白泥巴,当补锅的“胶水”用,“这个不像强力胶,它是纯天然的东西,对人体没得害。”

因为手艺好,许多餐馆和学校都专门打电话让蒋万志上门服务。据他介绍,他补过最大的锅就是餐馆和学校煮面的那种大锅,补好一口锅要花一个多小时,而小锅一般20分钟左右就可以补好。收费标准也是根据锅的大小,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遗憾:无人继承,补锅手艺渐行渐远

补锅是一门手艺活,蒋万志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子人。从摆摊到走街串巷,他已不记得自己走过多少路。

令蒋万志有些遗憾的是,虽然自己的手艺不错,也得到了很多顾客的认可,但是无人继承这门手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一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来补锅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说完,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以前哪怕不出门也有人拿锅到家里来补,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他说,曾经在乡下,晚上9点过了还有人拿锅找他补。而今,只有顾客给他打电话,他才挑着行头出门。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家庭都淘汰了之前的铁锅或铝锅,取而代之的是不锈钢锅、电饭煲、高压锅,蒋万志的手艺也在时代的进步中渐行渐远。

新闻推荐

育秧技术送到田间

机插秧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减轻村民的劳动强度。连日来,威远县农业局和相关镇农技站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村民培育机插秧苗,确保今年试点推广的500亩机插秧苗促进村民增产增收。图为农技人员...

威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威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