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河舒豆腐开山老祖原来是司马相如?

华西都市报 2016-01-15 16:12 大字

司马相如塑像

媒体关注河舒豆腐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转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明朝的一首豆腐诗,传诵至今。诗中的豆腐,更是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两年前,蓬安河舒豆腐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涵盖蓬安县河舒镇、相如镇、锦屏镇3个乡镇。这也是该县获得的首个地理标志品牌。

豆腐,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食材,在蓬安人民的精雕细琢之下,成为了最能代表蓬安优秀文化传承的一味美食。其背后的文化故事,更是为河舒豆腐平添了神奇色彩。

司马相如传入豆腐专家认为有可能

相传,司马相如在蓬州为官时,与夫人卓文君同游燕山,曾有农夫奉上豆腐伴酒,以弄琴吟诗。此前,正是司马相如为汉武帝陪侍宫宴时,品到豆腐,为其美味所倾倒,于是将其制作技法熟记于胸,带回家乡,在如今蓬安县金斗和利溪之间的“河塘”一带,传授给厨师仿制。

河塘豆腐面世后,深受食客喜爱。有一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制作技法带入家乡。当时,他们用井水制作豆腐,豆腐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托于手任其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熬煮而不散烂。这种神奇无比的美食即是河舒豆腐最初的雏形。

在蓬安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肖平看来,这种说法虽然没有历史记载可查,但具有一定的可能性。“经考证,司马相如的故乡,就在利溪镇冯家坝村,距离河舒只有几公里。司马相如在宫廷见多识广,回到家乡,传授技艺,而河舒离他老家很近,豆腐技艺流传开来,这是有可能的。”

肖平还介绍,豆腐存在的历史悠久。比较可信的一种说法,相传是在公元前164年,由淮南王刘安所发明。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形成豆腐。“从生活的年代来看,刘安与司马相如也是一致的。”

民间高人发扬光大豆腐离开何舒要变味

蓬安县作协主席王昌志,是“蓬安传说”连环画丛书《河舒豆腐》的撰稿者。王昌志认为,司马相如可能只是传入了豆腐的原型,是河舒豆腐的开山始祖,但河舒豆腐真正发扬光大,应该是在名间。

根据多方寻访、查阅资料,王昌志撰写了《河舒豆腐》,记载了河舒豆腐和民间高人“郑驼背”的故事。

相传民国二年(1913年),宴席之上,有厨师以河舒场郑驼背制作的“郑豆腐”作为配菜主品,席间吃者无不交口称赞。

远近有不少人,想要学到郑驼背制作豆腐的秘籍,请教、观察、偷师,反复试验,却总也做不出“郑驼背”那样的品质。

据说,郑驼背做豆腐,用小磨细推,每次往磨眼里,只添加两三粒黄豆。郑驼背研磨石膏,更是仔细,要一直磨到膏汁粘稠,能照见人影。有人总结郑驼背的秘诀“泉水泡、石磨磨、双帕过、石膏点”,从筛选特等黄豆,到泡豆时间,到火候把我,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把控。尤其是所用泉水,必须是燕山寨脚下的那眼井水,否则品质大打折扣。

相传,郑驼背老去之后,河舒豆腐的制作秘技,在乡民中亲朋相传,经几代人不断摸索,更加完善了工艺,豆腐越做越精,声名鹊起。

何开四写赋河舒豆腐店老板想要挂起来

有着“天下写赋第一人”之称的巴蜀辞赋大家何开四先生,近日欣然提笔,写下《河舒豆腐赋》,盛赞“百菜百味,协调色香味形质,美学情趣,通感眼耳鼻舌身”。

“司马相如是赋圣,蓬安是他的家乡,河舒豆腐又跟他颇有渊源,所以写起来,很有亲切感。”年过七旬的何开四,也是《川菜赋》的作者,成都大小餐馆,很多都将《川菜赋》在店中展示,弘扬川菜文化。

“我们也和镇上16家豆腐店联系,号召他们把《河舒豆腐赋》挂在店中。”河舒镇副镇长徐刚,“从现在的反映来看,大家都很乐意。”

有着20多年河舒豆腐经营历史的杨文革,是文革酒家的老板。看过《河舒豆腐赋》,他高兴惨了。“我们没得文化,客人问起文化的东西,我也说不出来,以后我要把《河舒豆腐赋》挂在大厅,让大家都晓得。”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庆

新闻推荐

开学交通安全隐患多 蓬安交警送知识进校园

华西城市读本讯(王海波记者敬铭安)新学期开学以来,蓬安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深入辖区部分中小学校,利用开学典礼之际为全体师生带来了新年第一堂交通安全宣传课。宣讲活动中,公安民警结合中学...

蓬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蓬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